在3C盛行的年代,幾乎任何工作都要仰賴電腦才能順利進行,每天狂盯螢幕、過度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卻常常忽略眼睛需要休息,就可能導致視野出現變形蟲般或其他奇怪形狀的的影子,也就是得到「飛蚊症」!醫師提醒,除了退化性和病理性的飛蚊症之外,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已有15%以上出現飛蚊症,代表現代人眼睛衰老速度已加快。
飛蚊症是否嚴重?須經檢查才知道
究竟得飛蚊有沒有關係、危不危險?對此,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在其所著《好眼力 護眼、養眼、治眼全百科》一書中指出,飛蚊症是在眼科門診常見的症狀,代表我們看到自己眼睛裡面的東西。
陳瑩山醫師用「發燒」類比飛蚊症,表示飛蚊症是一種症狀,既然有症狀,就要找出發燒原因,症狀輕者可能只是感冒,嚴重者卻可能是肺炎;而出現「飛蚊症」的症狀,輕則可能只是退化;重者則可能已出現視網膜剝離,因此,發生飛蚊症是否嚴重,還得透過檢查才知道答案。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眼科兼任助理教授謝易庭曾受訪指出,會罹患飛蚊症,原因可能是眼睛中的玻璃體或視網膜出問題,玻璃體填充於視網膜和水晶體中間的空腔,為透明凝膠狀、像果凍矽膠般的物質,用來維持眼球形狀;玻璃體中會有排列均勻的細胞,隨年齡增長,細胞排列可能變得不均勻、不透明,以致視野出現絲線或小黑點狀的影像。
為何眼睛內會出現雜質?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類:
【飛蚊症3種類】
1.生理性因素(20%)
眼科醫師王司宏曾受訪表示,正常的玻璃體是透明的膠質,但因高度近視,或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玻璃體膠質會因退化而逐漸液化,在膠質和液體的交界面或濃縮聚集的膠質會產生陰影,投射在視網膜上而形成飛蚊的症狀。
臺北醫院眼科主任林人傑曾受訪表示,隨著工作和生活智能化的發展,上班用電腦,下班玩手機的情況很普遍,也使得飛蚊症的罹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主因是放假期間熬夜不睡覺、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或玩手機,導致用眼過度疲勞而產生的飛蚊症。
過去一名30歲的年輕女性患者,因為假期沒日沒夜地追劇,一天就可以追完50多集的劇,之後眼睛看東西經常閃著亮光,且時不時有黑影在眼前飄,且看東西不如從前清楚,前往醫院檢查才診斷為飛蚊症。
對於此種類型的飛蚊症,林人傑醫師表示,通常只要有適當的休息,避免用眼時間過長,如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10分鐘就可以預防。
2.退化性因素(75%)
患者多在40歲以上,原因為眼睛玻璃體退化後,玻璃體與視網膜分開所形成的玻璃體漂浮物,眼睛所看到的飛蚊只有一點或數點。王司宏醫師表示,單純的飛蚊症較沒關係,一般來說不用特別治療,有時症狀會隨時間減緩,多休息、睡覺,也有望減少飛蚊的數量。
3.病理性因素(5%)
病理性飛蚊症患者會感覺飛蚊有數十點甚至上百點,有些甚至會看到「雷雨交加」的畫面,發生機率雖然不高,但可能是因為玻璃體後剝離、視網膜裂孔和玻璃體出血等問題,甚至會因視網膜剝離而造成失明,對視力的威脅最大。
良性飛蚊症保養3重點
陳瑩山醫師表示,若罹患的屬於「良性飛蚊症」,可以靠以下3點保養方法來改善病況:
1.補充足量營養素:在日常中可以多攝取具抗氧化功能的食物,並從牛奶、蛋、魚、全穀物、豆類、深綠色蔬菜及蔬果補充營養,並適度攝取葉黃素、魚油等營養品。
不過,陳瑩山醫師強調,雖然葉黃素是對眼睛極佳的營養素,和其他類胡蘿蔔素雖然有吸收藍光、抗氧化的能力,對保護黃斑部有生理功效,可以幫助降低黃斑部病變機率等益處,但並非藥物,無法改善所有症狀;另外,飛蚊症的症狀和造成原因,和葉黃素的抗光功能並無直接關聯,若想要治療眼睛的疾病還是得就醫。
2.避免過度用眼:由於飛蚊症的形成屬於玻璃體的變化,大多數是正常現象,不會消失;不過,日常減少用眼過度的情形,可以減緩飛蚊症的感覺。
3.定期追蹤檢查:即使已經檢查確定為「良性飛蚊症」,也不代表永遠不會轉變成病理性飛蚊症,每3個月~1年內應做一次定期追蹤。想確定飛蚊症是否為良性或惡性,唯一可以確定的方法就是進行「散瞳眼底檢查」,但也只能鑑別出當下的眼睛狀況,不能推測將來會不會惡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