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C
Taipei
星期一, 31 3 月, 2025
首頁器官系統心血管 / 循環系統3天猝死134人!醫籲寒流...

3天猝死134人!醫籲寒流來3部位保暖要注意,心梗發作勿做4NG事項

節氣冬至將至,冷氣團一波接一波,讓全台在3天內猝死了134人!寒冷的天氣讓人感到寒意刺骨,許多人開始翻出毛帽、手套等保暖衣物禦寒。然而,低溫不僅讓人感到不適,還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對於年長者或心血管功能較弱的人來說,更需格外注意保暖。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提醒,寒冷天氣會導致血管快速收縮,進而引起血壓上升、心跳不穩,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因此,做好重點部位的保暖,能有效保護血管並減少健康風險。有關冬季保暖,陳冠群醫師提出以下3建議:

1.外出時戴毛帽,遮住耳朵
冷空氣會刺激耳部的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波動。戴毛帽並遮住耳朵,可以有效保暖頭部,維持血管穩定,減少低溫引起的心血管急症。

- 廣告 -

2.睡覺時穿上襪子,保暖雙腳
睡眠時雙腳保暖有助於維持全身血液循環,防止血壓突然變動。建議穿上保暖襪子,並用棉被覆蓋雙腳,讓身體保持在穩定的溫度中。

3.洗澡後及時擦乾身體,換上乾衣
洗澡後或被雨淋濕時,身體容易快速失去熱能。務必徹底擦乾身體並換上乾衣,避免溫度急速下降,導致血管收縮。

除了醫師的保暖建議,國民健康署也提供了守護心血管健康的「護心」三步驟,讓您在日常生活中有效保暖。

1. 起床時保暖小撇步

  • 睡前將保暖衣物放在床邊,方便隨手拿取。
  • 起床前先活動四肢,緩慢坐起,添加衣物後再下床,避免過於急促,減少血壓突然變動的風險。

2. 出門時注意保暖

  • 出門前添加足夠衣物,特別是頭部、頸部和四肢末端。戴上毛帽、口罩、手套,並選擇具有防風、防濕功能的外套,維持體溫穩定。

3. 進門時逐步回暖

  • 從寒冷的戶外進入室內時,先讓身體逐漸回暖,再洗熱水澡。避免因溫差過大導致血管擴張或收縮,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洗完澡後,也應立即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進入低溫環境。

黃軒醫師提醒,天氣冷所造成的猝死往往都是心肌梗塞所造成,延遲就醫是猝死的關鍵原因,因為心肌梗塞的黃金救援時間是6小時,但產生胸痛後到被送至醫院急診求治的時間,平均就花了4.5小時。

  1. 不要一直忍著疼痛
    • 如果胸口出現緊、悶痛、像大石頭壓住的感覺,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年長者、慢性病患者),症狀持續超過 15-20 分鐘,應立即就醫。
    • 忍耐疼痛可能導致心肌壞死範圍擴大,提高死亡風險。
  2. 不要胡亂拍打自己
    • 網傳的拍胸脯、打胳膊或大力咳嗽等偏方沒有科學依據。
    • 這些做法無法緩解症狀或打通血管,反而可能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
  3. 不要自己亂服藥物
    • 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因為胸痛原因不明時,隨便服藥可能帶來風險。
    • 服用硝酸甘油前需確保血壓正常,否則可能導致低血壓甚至休克。
  4. 不要反覆打電話或上網查詢
    • 感到胸痛時,不要浪費時間反覆討論或查詢資訊。
    • 典型心肌梗塞症狀如胸口有強烈壓迫感、左肩或手臂疼痛、喘、噁心、冒冷汗,應及時就醫,避免錯過搶救黃金時間。

參考資料:

超多人忽略!出門冷爆「1部位」保暖最重要 醫師解答了

- 廣告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