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新冠疫情肆虐後,許多患者都因為「後新冠症候群」(Post-COVID Conditions)或「長新冠」(Long COVID)困擾而出現久咳不癒、胸悶、脾胃虛弱等狀況;不過要小心,切勿將身體出現所有病症都歸因於長新冠而置之不理,近期一名年輕男子久咳不癒超過一個月,本來不以為意,後來竟然發現是因為罹患淋巴癌所引起!
咳嗽超過2週可能是肺癌、淋巴癌徵兆!
據報導,此名30歲男性因為持續咳嗽長達2個月之久,且對此症狀沒有特別在意,起初以為是長新冠所引起;但經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頭頸癌中心耳鼻喉科醫師侯思任觸診時發現,該男子頸部下方、靠近胸廓位置有腫塊,進行切片檢查後,確認男子罹患第三期的淋巴癌。
之後在斷層掃描檢查結果中顯示,在他的縱膈腔內有一個拳頭大小的腫瘤,目前已經安排了長達12次的化療。侯思任醫師提醒,若出現持續咳嗽的症狀時不可掉以輕心。
侯思任醫師強調,淋巴癌患者可能呈現出「燒、腫、癢、汗、咳、瘦」等多種症狀,但該名患者僅有咳嗽的症狀;建議任何持續超過2週的咳嗽現象都應及早就醫,以確認是否為肺結核、氣喘、新冠後遺症,或可能是潛藏的肺癌、淋巴癌的表現,提醒民眾切勿對健康狀況掉以輕心,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出現5症狀可能是淋巴癌蹤跡
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泰中指出,淋巴癌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兩大類,並存在多種次分型,不同類型的淋巴癌具有不同的症狀。就最常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而言,其症狀可能包括:
1.異常發燒:非因感冒或流感引起的發燒,特別是莫名其妙的間歇性發燒,值得特別關注。
2.夜間盜汗:交感神經掌控汗腺分泌,因此夜間休息時應是交感神經最平穩的時候。若非天氣炎熱或其他環境因素,夜晚出現大量無故的盜汗,甚至導致棉被和枕頭濕潤,可能是淋巴癌的警訊。
3.體重突然減輕:沒有刻意節食或改變生活方式,但體重卻突然減輕,例如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一成且伴隨著容易疲倦的感覺,可能是淋巴癌的症狀。
4.無故咳嗽:淋巴癌若侵犯到縱膈腔,可能在胸腔形成腫瘤,導致無故咳嗽。
5.淋巴結腫大:出現脖子、腋下或鼠蹊部等部位的腫塊,無疼痛感,可能是淋巴結腫大。
黃泰中醫師強調,由於淋巴癌存在多種次分型,且癌細胞可能透過血液流動到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因此外顯症狀也各有不同。除上述症狀外,淋巴癌還可能影響眼睛、扁桃腺,或導致耳鳴和聽力受損。
此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也屬於免疫功能失調,可能影響淋巴球的正常調節,增加淋巴癌的風險。因此,若有癌症家族史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且符合上述多項警訊,應特別留意並建議尋求血液腫瘤科醫師的診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