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據國健署統計資料,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每年有超過1萬名女性罹患,並有2,000人因乳癌病逝,而位居死亡率第二位。醫師建議,超過30歲以上的女性就應該定期進行乳房檢查,才能及早攔截癌細胞,並且將傷害降至最低。
摸到硬塊通常已2、3期!及早揪出免化療
許多女性每年都會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但對於乳房篩檢的參與度卻明顯較低。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婦女保健中心醫師林文瓊表示,乳癌的發生率早已遠遠超過子宮頸癌,但篩檢率卻比子宮頸抹片低很多,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事。林文瓊醫師補充,除了乳房檢查耗費時間較長、害怕輻射線傷害、害羞等因素之外,許多年輕女性認為自己不是高危險族群,是主要造成乳癌篩檢率低落的原因。
林文瓊醫師說明,乳癌的發病高峰通常在45至75歲之間,但近年來年輕化的趨勢明顯,30至40歲的年輕女性也面臨乳癌威脅,在美兆健檢診所診斷出的癌症病患其中更有35%不到45歲。林醫師也分享過去幾個月內,美兆健檢的數據中每年都能發現數名不到40歲的乳癌患者。
「乳癌篩檢非常重要,千萬不要等到有症狀或自己摸到硬塊才去就醫!」林文瓊強調,年輕女性常因為沒有及早篩檢,往往等到病情惡化才發現,錯失了早期治療的良機。當自己察覺乳房出現異樣時,通常已是乳癌2、3期。然而,定期的乳房篩檢,特別是利用乳房超音波和乳房攝影技術,能幫助揪出1期甚至0期的癌變。0期及少數1期乳癌,甚至不用經歷化療,只要將病灶切除乾淨,就可以恢復健康,不論對身體或心理的影響都是最少的。
【延伸閱讀:癌症年輕化!研究:罹癌機率增3倍!10種癌症與肥胖有關】
8風險高族群要注意!明年起放寬篩檢補助
國健署指出,癌症防治的重要關鍵是「預防勝於治療」,目前已知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基因、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女性應多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乳癌風險,更應從年輕時遠離菸、酒等致癌因子,保持飲食均衡,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適時釋放身心壓力,以降低乳癌風險。
國健署今年也宣布,明年(114年)起放寬免費乳房篩檢的政策,擴大為40歲至75歲女性,女性應每2年應定期篩檢以降低死亡風險。
※各縣市乳房X光攝影篩檢醫療機構聯絡窗口⭢請點此查看
各年齡層推薦檢查方式更精準
林文瓊醫師建議,乳房檢查工具應以年齡層或需求來區分,40歲以下、懷孕及哺乳的婦女,優先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而40歲以上的女性,除了乳房X光攝影外,還可搭配乳房超音波檢查,以彌補彼此之間的不足。
40歲以下 | 每年1次乳房超音波檢查(自費)。 |
40至45歲 | 每2年1次乳房攝影、每年1次超音波檢查,以達到最佳乳房健康之防護(乳房攝影現為自費,114年起擴大補助為免費)。 2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 |
45歲至69歲 | 每2年1次乳房攝影(免費)。 每年安排1次乳房超音波檢查,以彌補乳房攝影之不足(自費)。 |
69歲到74歲 | 每2年1次乳房攝影(現為自費,明年起擴大補助為免費)。 |
定期乳癌篩檢 微創手術不留疤痕
林文瓊醫師強調,大部分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如良性纖維囊腫、良性纖維腺瘤等,乳房良性變化大多定期追蹤即可。不過若是實心腫瘤、形狀不規則,或是有隨著時間逐漸增長等情況,建議進一步檢查成份。
「過去會以切片手術、粗針穿刺或細針抽吸等方式,來確定腫瘤的良惡性,但傳統切片手術會留下明顯的疤痕,而粗針穿刺切片或細針抽吸則可能因局部取樣而影響準確性。」林文瓊提到,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利用乳房微創手術來切除乳房良性腫瘤,不但可以達到同時診斷與治療的優點,而且傷口只有綠豆般大小,只要好好照顧,癒合後幾乎看不見疤痕,這也是有乳癌相關問題的女性朋友,最好的選擇之一。
【延伸閱讀:公費流感+新冠疫苗開打!施打對象、疫苗廠牌、副作用、地點一次看|113年公費疫苗】
醫師簡介
林文瓊醫師 現任 美兆診所婦女保健中心 主治醫師
經歷
- 三軍總醫院放射診斷部主治醫師
- 國防醫學院講師
- 教育部部定講師
-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科總醫師
- 美國波士頓麻賽諸賽洲總醫院研究員
- 中山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治醫師
專長
乳房影像檢查與診與診斷、立體定位乳房微創手術、乳房良性腫瘤微創手術。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