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老年人口比例逐漸升高,從2025年開始台灣即將迎來「超高齡社會」,意即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已佔總人口數的20%,也就是說每5人中,就有1人為老年人口。這個社會現象讓大家不得不關注老年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老年人常見的腦病包括帕金森氏症、失智症和腦中風;其中,帕金森氏症為目前增長人數最快的腦部疾病,不少人家中長輩都患有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好發老年人!確診者有典型3症狀
亞東醫院神經醫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醫師曾撰文指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主因與大腦中基底核黑質中多巴胺的神經元逐漸死亡有關,導致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有關。當腦內多巴胺濃度低於正常人的80%時,運動功能會逐漸惡化,並出現臨床症狀。根據台大醫院統計,患者發病年齡約為58歲,典型症狀包含震顫(手部發抖)、四肢僵直和行動緩慢。
帕金森氏症治療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為主
一般對於帕金森氏症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在疾病初期,藥物治療為主要治療的手段,主要以短效型及長效型的多巴藥物為主,透過補充額外的多巴胺來彌補神經退化所造成的多巴胺減少。患者在初期對多巴藥物的療效反應普遍不錯,症狀可顯著改善。
然而,長期來看,隨著病情進展,多巴胺神經不斷死亡,患者需要逐漸增加藥物劑量,但藥效逐漸減弱,副作用如幻覺、噁心、腸胃不適及肢體不自主運動(如舞蹈症)也可能出現。
當藥物療效不足且副作用明顯時,對於病情嚴重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手術治療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選擇。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主要問題在於多巴胺神經細胞死亡,導致運動調控功能失衡。燒灼或電刺激這些過度活躍的區域(蒼白球、視丘、視丘下核),如同釋放「被用力踩住的煞車」,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
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主要有三種手術方式:
1.燒灼切開術
- 原理:當多巴胺神經死亡時,腦部三個區域(蒼白球、視丘、視丘下核)的神經細胞功能會顯著增強,就像車子的煞車被用力踩住,導致患者動作變得緩慢僵直。燒灼切開術透過高溫燒灼這些區域,抑制過度活躍的神經細胞功能。
- 效果:
- 破壞蒼白球:減少肢體僵直,行動能力改善。
- 破壞視丘:抑制顫抖症狀。
- 破壞視丘下核:全面減輕症狀,並提升藥物療效。
- 適應症:適用於藥物效果不佳的中晚期患者。
2.腦深部刺激器植入手術(DBS)
- 原理:將電極植入蒼白球、視丘或視丘下核,透過電刺激模擬燒灼效果,抑制過度活躍的神經細胞功能。與燒灼術不同,刺激器的效果可調節且可逆。
- 優勢:
- 白天通電時,患者症狀可大幅改善,提升日常生活品質。
- 夜間關閉刺激器時,症狀可恢復到自然狀態,減少對身體的影響。
- 可減少對多巴藥物的依賴。
- 效果顯著:雙側植入刺激器後,患者行動能力顯著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大幅改善。
3.胚胎腦移植手術
- 原理:將胚胎多巴胺神經細胞植入患者腦部,補充因退化而喪失的多巴胺神經。這些胚胎細胞可持續增殖,增加腦內多巴胺濃度。
- 現狀:此技術目前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尚未廣泛應用。
除了正規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外,也有一些日常飲食被認為可以改善帕金森氏症,包含一種常見於蘋果派、咖啡中的香料—肉桂,有助於減緩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病情,或是減輕病況。
研究:肉桂代謝後產物有助改善帕金森氏症病鼠運動功能
過去醫學界發現,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其大腦中的「帕金蛋白(Parkin)」和「DJ-1蛋白」會逐漸減少。而一項由美國羅許大學(Rush University)醫學中心所進行,並發表於《神經免疫學藥理期刊》(Journal of Neuroimmune Pharmacology)的動物實驗發現,帕金森氏症病鼠在食用肉桂粉後,其代謝物可以幫助保護神經元,並讓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正常,進而改善帕金森氏症病鼠的運動功能。
羅許大學神經學教授 卡里帕達・帕漢博士(Dr. Kalipada Pahan)在動物研究中發現,當病鼠食用肉桂粉後,其代謝產物苯甲酸鈉能進入大腦,幫助保護神經元,並阻止帕金蛋白與DJ-1蛋白的流失;更重要的是,苯甲酸鈉可促進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恢復正常,進一步改善病鼠的運動功能。
帕漢博士指出,肉桂自古以來便廣泛用於全球各地的飲食與醫療中,被視為一種安全的天然成分。研究顯示,肉桂經肝臟代謝後會轉化為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這是一種已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使用於治療肝臟代謝缺陷的化合物,也常用作食品防腐劑,具有殺菌作用。
肉桂來源也很重要!專家揭錫蘭肉桂、中國肉桂差異
市售肉桂主要分為兩種:中國肉桂(Cinnamomum cassia) 與 錫蘭肉桂(Cinnamomum verum)。帕漢博士透過質譜分析發現,兩種肉桂經代謝後均會產生苯甲酸鈉,但中國肉桂含有香豆素(coumarin),這是一種具有肝毒性的分子,因此,錫蘭肉桂被認為是更純淨且安全的選擇。
帕漢博士強調,這項研究若能在人類帕金森氏症患者中得到相同結果,將為退化性神經疾病的治療開啟新的契機,進一步的人體臨床試驗仍是必要的。同時也提醒大家,雖然肉桂可能具備延緩神經退化的潛在作用,但過量攝取,特別是含香豆素較高的中國肉桂,可能對肝臟造成負擔。因此,建議選擇錫蘭肉桂並控制用量,並在食用前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
【延伸閱讀:肉桂吃太多有哪些副作用?醫:恐出現4大問題!「香害」造成旁人3危害】
參考資料:
- 2025年超高齡社會倒數 學者:台灣勞動力老化拉警報
- 巴金森氏症盛行率飆升! 4大醫院投入新藥臨床試驗
- 巴金森氏症難預防,藥物治療成效也不高,研究發現: 蘋果派裡常添加的1香料可預防
- 亞東院訊:『巴金森氏症』 症狀分為5個階段
- 肉桂 延緩巴金森氏症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