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C
Taipei
星期三, 2 4 月, 2025
首頁器官系統免疫系統遊日要注意!「蘋果病」日本...

遊日要注意!「蘋果病」日本疫情升溫,酒精防不了!孕婦感染恐流產

蘋果病 (傳染性紅斑症)近期在日本大爆發,患者人數創下25年來的新高。日本是許多旅客的首選旅遊地點,醫師提醒,蘋果病屬於高度傳染性疾病,雖主要影響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被感染,孕婦若感染則可能面臨流產的嚴重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連酒精消毒都無法完全防範此病,因此旅客在出行時務必佩戴口罩並勤洗手,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日本關東地區蘋果病疫情爆發

根據日本NHK的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指出,自11月以來,感染蘋果病傳染性紅斑症)的患者數量急劇增加,東京都的患者人數已連續兩週超過警報標準。全國約3,000家小兒科醫療機構的報告顯示,從11月11日至17日,每家醫療機構平均有0.56名患者,這一數字是前一週的約1.5倍,也是自2020年1月以來全國首次出現感染病例以來的新高紀錄。

根據日本《TBS電視台》的報導,東京都政府表示,蘋果病在東京埼玉等地區正大規模流行。截至12月1日的一週內,已有多達264家醫療機構通報確診病例共796人,平均每家醫療機構約有3人確診。

- 廣告 -

蘋果病是什麼?

蘋果病又稱為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其主要特徵是在面部,特別是臉頰上出現紅斑性皮疹。皮膚科醫師指出,傳染性紅斑症主要是由一種名為B19的細小病毒所引起,主要透過空氣中的飛沫進行傳播。

據衛福部資料,蘋果病發病初期會先在臉部有紅色斑疹,之後在數天內擴散至軀幹,四肢呈現網狀紅斑。此外,關節炎的發生頻率同樣是僅次於發疹的主要症狀之一。

微小病毒B19感染臨床症狀

感染期間可能出現症狀表現
感染初期類似感冒,屬於急性熱性疾患。有慢性溶血性疾病者可能有aplastic crisis(再生障礙性貧血危象)現象發生。
感染後期至恢復期1. 發疹症傳染性紅斑、
不定型發疹(風疹樣、蕁麻疹樣、淡紅斑、出血性水膿疱性、剝脫性皮膚炎樣)
2. 關節炎
3. 血液異常(依緩者免疫狀態可能會有持續現象發 生);
貧血、幼兒有短暫性紅芽球減少;
紅芽球癆、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
血球吞食症候群、反覆性無顆粒球症
4. 血管性紫斑病
5. 神經障礙、急性腦炎、髓膜炎、新生兒髓膜炎、橫斷性髓膜炎、末梢神經炎、反覆性知覺異常、神經痛性肌萎縮症
6. 心臟血管障礙、急性心肌炎、心律不整、全身性浮腫
7. 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發炎性免疫疾病)
慢性疾患慢性關節炎
孕婦、胎兒感染胎兒貧血(羊水過少症、胎兒水腫)、流產、死產、畸形等
微小病毒B19感染症之臨床症狀

蘋果病早、後期症狀

「蘋果病」又稱傳染性紅斑或第五病,因其在歷史上被確認為第五種兒童皮膚出疹性疾病而得名。此病症主要影響兒童,潛伏期約為幾天至兩週。根據三軍總醫院的衛教資訊,傳染性紅斑的早期症狀包括發燒疲倦頭痛流鼻水等類似感冒的徵兆,隨後會出現典型的紅疹。

紅疹的表現通常首先出現在臉頰,伴隨著泛紅的情況,而嘴角周圍則不會出現紅疹。隨後,斑丘疹會在軀幹和四肢出現,並形成類似蕾絲邊的特殊紅疹。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成人感染後可能會引發頭痛關節炎等症狀,通常在感染後約1至3週會有所好轉。

酒精消毒無效,日本教授籲:勤洗手戴口罩

日本關東地區各縣醫療機構在單週內平均通報的蘋果病患者人數如下:埼玉縣為3.49人、東京都為3.02人、神奈川縣為2.17人、千葉縣為2.1人。此外,栃木縣的患者人數為1.31人,群馬縣為0.55人,茨城縣則為0.51人。

隨著蘋果病患者數量的急劇增加,酒精消毒對於預防此病症並無效用。長崎大學醫院的小兒科教授森內浩幸指出,在日本,勤洗手和在擁擠的場所佩戴口罩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

【延伸閱讀:過期口罩還能戴?認2標章確保防護力!千萬別放1環境,酒精、高溫、水別碰】

孕婦感染恐流產,2症狀應立即送醫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孕婦感染,可能會導致重度貧血,進而引發流產或胎死腹中的情況。

由於這種病症難以察覺且表現較為急性,三軍總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

  1. 孩童出現出疹性疾病及貧血,並伴隨休克跡象,應立即前往醫院急診室就診;
  2. 孩童有上呼吸道感染,隨後出現不明原因的出疹症狀,也應儘快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蘋果病什麼時候才不具傳染性?康復後終身免疫?

當病童的感冒症狀消失後,即使身上的疹子尚未完全痊癒,仍然可以參加正常的團體活動,因為此時已不具傳染性。透過症狀治療,得過後就能「終身免疫」,綜合日媒報導,出疹是體內抗體與病毒抗原結合後所形成的沉積物,也是傳染力最低的時候。感染20天後,身體就能產生足夠抗體對付病毒並且逐漸痊癒。

台灣曾群聚感染蘋果病,台大醫:不用擔心大流行

沒有去日本就沒事嗎?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蘋果病為一種很老的病,雖說發生率不高,但是全世界都有。台灣過去10多年間,曾發生過1次群聚感染,與現在日本狀況類似。雖沒有爆發流行,影響族群卻從國小到高中都有。

李秉穎醫師表示,蘋果病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療,目前也沒有特定藥物、疫苗。但是,對孕婦慢性貧血患者,或免疫不全者威脅較大。孕婦在第一孕期感染,有時會造成胎兒畸形。慢性貧血患者則可能因為病毒破壞骨髓造血細胞,引發貧血症狀惡化,會有休克、死亡的風血。而免疫不全者則因為自身無法清除病毒,導致慢性感染、慢性貧血等症狀。

醫師最後也表示,雖然日本近期個案較多,但依歷史經驗來看,應該不會大流行,也不需要特別限制旅遊出境等措施。

【延伸閱讀:全聯、大潤發也能打!公費流感+新冠疫苗開打!施打對象、疫苗廠牌、副作用、地點一次看】


參考資料:

- 廣告 -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