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忙碌的生活節奏中,咖啡幾乎成了許多人早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咖啡不僅能夠提神醒腦,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健康有諸多益處,例如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然而,除了咖啡的種類和飲用量外,一項最新發表研究指出,咖啡的「飲用時機」也可能是影響其健康效益的重要因素。
研究:早晨飲用咖啡因心血管疾病風險降31%
根據美國《CNN》報導,2025年1月一項由新奧爾良杜蘭大學公共衛生和熱帶醫學院教授魯啟(Dr. Lu Qi)及其團隊所進行,並發表於《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最新研究顯示,喝咖啡的好處可能取決於喝咖啡的時間。
過去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適量喝咖啡可能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有關。但研究作者表示,關於遺傳、咖啡攝取量和添加的甜味劑等因素是否影響這些關係的科學證據並不一致,甚至可能有爭議。
研究團隊分析1999年至2018年來自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的40,725名成年人長達20年的飲食和健康數據。此外,作者也特別引入另一個子組別,包含來自女性和男性生活方式驗證研究(Lifestyle Validation Study)1463名成人,對NHANES得出的結果進行驗證。
研究團隊首先利用聚類分析的方法,識別出參與者在一天中飲用咖啡的不同時機模式,主要分為「早晨型」與「全天型」2大類型。其中,早晨型參與者飲用咖啡的時段從上午4點至上午11點59分;而全天型參與者則整天不定時飲用咖啡,從早到晚都有可能。
透過追蹤這些參與者中位數9.8年的時間,研究者們收集了有關所有原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特定死亡率的資料,並調整了各種可能的混淆因素,如飲用咖啡的量、睡眠時間及其他生活習慣等,以探討不同飲用時機與健康成果之間的關聯。
在追蹤為期近10年的研究結果顯示,與那些不飲用咖啡的人相比,僅在早晨飲用咖啡的人群(佔參與者36%)死於任何原因的風險降低了16%(HR為0.84),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31%(HR為0.69)。這一結果在考慮了多種可能的混淆因素後仍然顯著,這些因素包括睡眠時數、年齡、種族、性別、家庭收入、教育水平、身體活動水平、飲食評分以及健康狀況等。
非早晨飲用咖啡可能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而全天型飲用者(參與者占14%)則沒有顯示出與死亡率降低有顯著的關聯。此外,與飲用咖啡量的相互作用中,高咖啡攝入量在早晨型飲用者中與更低的全因死亡率顯著相關,在全天型飲用者中則無發現此關聯。
為何喝咖啡的時段會影響死亡率?對此,魯啟博士對這一現象提出了可能的解釋:在下午或晚上飲用咖啡,可能會干擾人體的生理時鐘,特別是影響褪黑激素等激素的水平。
褪黑激素是調節睡眠和覺醒週期的關鍵激素,其水平的不穩定可能導致血壓和氧化壓力增加,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由於咖啡中的抗氧化劑可以減少體內的炎症。研究表明,血液中的某些炎症標誌物在早晨達到高峰,因此早晨飲用咖啡可能會發揮更強的抗炎效果。
這項研究強調了飲用咖啡的最佳時機可能是早晨,對於希望通過日常飲食改善健康狀態的人來說,調整咖啡的飲用時機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簡單策略。未來的研究將進一步探索咖啡飲用時機對健康的影響,為公共健康指南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
【延伸閱讀:喝咖啡提神卻喝出三高?喝過量反而身體發炎!醫:做到4點從根本紓壓】
參考資料:
- Limit coffee-drinking to this time window to lower early death risk, study suggests
- Coffee drinking timing and mortality in US adults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