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C
Taipei
星期四, 6 2 月, 2025
首頁中醫中藥中醫藥養生服中藥3個月血糖回穩免打針...

服中藥3個月血糖回穩免打針!中醫大推「四神湯」降血糖,少1味功效降

糖尿病一直名列台灣十大死因,更是台灣國人洗腎的主要原因,並且會引發許多併發症。一名70多歲的男子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雖然一直服用口服藥物,但血糖仍無法有效控制。經過中藥治療調理後,不僅血糖降低且穩定,同時也擺脫了對注射胰島素的恐懼。中醫師表示,雖然研究證實許多中藥材具有降血糖的功效,但仍需根據個體的體質進行辨證施藥。此外,中醫師也推薦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一種小吃,該小吃內含四種被證實具有降血糖效果的藥材,且藥性溫和,適合所有人食用。

7旬糖友血糖飆300,中醫治療有感免挨針

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蔡佩怡表示,糖尿病是一種與血糖相關的慢性代謝異常疾病,會導致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是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抵抗。這將使身體對於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降低,並導致血糖過高的情況發生。糖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並伴隨高血糖及尿中出現葡萄糖等症狀。

蔡佩怡中醫師分享,她近期收治了一名七旬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該患者已經服用降血糖藥物多年,但近期血糖開始失控,糖化血色素持續上升,且空腹及飯前血糖已高達200至300 mg/dL。

- 廣告 -

原先這名病患的西醫主治醫師建議使用胰島素進行控制,但該名病患不願接受注射治療,因此前來尋求中醫的幫助。蔡佩怡中醫師指出,該病患經過三個月的中醫治療後,其糖化血色素穩定下降,飯前空腹血糖也降至約100mg/dL,不再需要使用胰島素,目前仍在門診持續接受穩定的治療。

中醫如何看待糖尿病?

蔡佩怡中醫師表示,糖尿病可分為四大類:第1型第2型其他類型妊娠糖尿病。台灣約有90%至95%的糖尿病患者屬於第2型糖尿病。此類型的糖尿病是因為身體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導致胰島素阻抗。目前認為,這與家族遺傳、飲食習慣及肥胖(特別是腰圍過粗和腰臀比過高)有關。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糖尿病屬於「消渴」的範疇,其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與先天遺傳有關,並且受到飲食不節制的影響,尤其是喜愛食用肥甘厚膩的食物。此外,過度勞累、壓力及精神緊張等因素也會導致臟腑出現「陰虛燥熱」的情況,進而影響肺、脾、腎三個臟器的功能。

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

中醫治療糖尿病主要以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核心。目前已有許多中藥材的研究證實其有助於降低血糖,常見的藥材包括山藥、黃耆、麥門冬、茯苓、枸杞、何首烏、芡實及葛根等。

但是千萬別自行前往藥材行購買和服用!蔡佩怡中醫師表示,因為不同藥材的藥性和屬性各異,仍需由中醫師根據患者的體質進行辨證判斷,然後再依據用藥建議。因此,建議民眾不要擅自服用。

中醫師推1常見小吃穩血糖

在日常保養方面,蔡佩怡中醫師推薦了一款常見的小吃「四神湯」,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攝取以進行調理。四神湯由山藥、茯苓、芡實和蓮子等四種藥材組成,這些藥材的藥性溫和,且皆具平補脾胃的功效。

中醫師指出,這四種藥材均有研究證實具備降血糖的功效,無論是虛寒、燥熱等各種體質的人士皆可食用,這是唯一適合全家大小共享的藥膳。而四神湯中的四種藥材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各自具有以下功能。

四神湯4種藥材與功效

  • 山藥:健脾養胃、補肺益腎,還能滋養肌膚、增強腦力及記憶,同時有助於腎臟的健康。
  • 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還能消除水腫。
  • 芡實:具有補益脾腎的功效,並且具備收斂作用,可用於治療腎虛不固所引起的遺尿、頻尿等症狀。
  • 蓮子:具有清心火、改善心悸、失眠及心煩多夢的功效,同時也能補益脾腎。

四神湯少1味效果差,糖友注意醣值攝取量

此外,市面上小吃店和夜市所販售的四神湯,很可能不包含上述四種藥材。馬光中醫醫師周亞錚指出,為了減少藥味並提升口感,小吃店通常會以薏仁取代芡實,或僅使用薏仁與豬小腸煮湯,這樣的做法較無進補效果。因此,在購買之前,可以先稍作區分。

營養師李婉萍補充道,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四神湯時,應特別注意澱粉類攝取總量。因為四神湯中的山藥和薏仁均屬於澱粉類食材,雖然其澱粉含量遠低於一碗飯,但仍能幫助控制血糖。然而,如果飲食與平常相同,額外再多喝一碗四神湯,實際上就等於比平時多攝取了一份碳水化合物,這樣反而會對血糖控制造成不利影響。

最後,蔡佩怡中醫師提供了五項對策,幫助糖尿病患者從飲食、生活習慣及穴位按摩等方面進行日常保健。

糖尿病友日常保健5對策

飲食均衡、定時定量:應選擇高纖維食物,並減少攝取含有精製糖、高脂肪或高熱量的食物。水果方面,可以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品種,例如:蘋果、芭樂、柳丁、櫻桃和葡萄等。

規律運動:運動可以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及胰島素的利用效率,進而降低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體重管理:過度肥胖者需要減重,體重下降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不過度勞累:避免熬夜,切勿過量飲酒。

穴位按摩:常見的穴位包括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和太谿穴。每個穴位可按摩5分鐘,若無不適感,可適當增加按摩次數,建議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看更多:每天喝6杯綠茶預防糖尿病 、增瘦體素?醫揭冷泡、熱沖哪種好】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參考資料:

- 廣告 -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Captcha verification failed!
CAPTCHA user score failed. Please contact us!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