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C
Taipei
星期四, 24 4 月, 2025
首頁心理精神總遇到渣男?心理師揭「強迫...

總遇到渣男?心理師揭「強迫性重複」陷阱,別當感情中慣老闆

為什麼我每次都愛上渣男?

「老師,不知道為什麼,我愛上的都是渣男。」E很委屈地說道。
「有哪些行為表明他是個『渣男』呢?」我問。
「我們在一起大約半年之後,他就對我不那麼熱情了。我忍不了,一直想讓他重新變得主動,他卻對我愈來愈冷淡。」E委屈地說道。
「你希望他重新變得主動,那你是怎麼做的呢?」我問。
「我對他發脾氣。他不接我的電話,我就一直打,一旦打通了,我就要他道歉認錯。」E激動起來,「但後來我發現,他居然把我們的聊天紀錄傳給一個女生,還問那個女生我到底是怎麼想的。我非常生氣! 這不正是『渣男』的行為嗎?」
不等我插話,E接著說道:「還有今天,我懷疑他跟我說加班也是在說謊。他的社群網站上顯示的運動步數,比平時多了將近五百步,一定是在跟別的女生約會!」

「除了對你變得冷淡,跟別的女生討論你們的感情,他有實質性的背叛行為嗎?」我及時問道。
「那倒沒有。」E思考了片刻說道,「但這兩點已經令我難以忍受了,還用得著實質的證據嗎?」
「你所說的『他變得冷淡』,具體是指哪些事情?」我問。
「以前他做什麼事情,都會提前跟我說一聲;但他現在不主動說了,總要等我問起才回答。以前他在我們的紀念日和其他節日,都會為我準備驚喜;現在他經常忘記,而且即使記得,也只是跟我一起到餐廳吃飯,毫無新鮮感。還有,以前他凡事都遷就我、哄著我;現在卻經常跟我爭論是非!」
講到後來,E差點哭出來。

「你認為他對你沒以前那麼『好』了,所以你想藉由發脾氣的方式讓他像從前那樣對你,結果他不僅沒有改變,反而跟別的女生議論起你。」我總結道。
「是的,老師,他一開始追我時非常用心,現在又變成這樣。」E忿忿不平道。
「所以,一個男的,但凡不像機器人那樣對你始終如一,就變成了『渣男』?」我總結道。
「是啊,如果做不到一直對我好,一開始就別來追我!」E理直氣壯地說道。
如果他需要事事遷就你、容忍你,記住那麼多紀念日和節日,事事提前『報備』,那麼他就是在打工,而不是跟你談戀愛。
「但戀愛不就該是這樣嗎?」E問道。
假設你的老闆要求你凡事必須提前報備、每逢公司大小紀念日,你都要用心籌備、老闆的命令你必須執行,你必須滿足這三項要求,只要稍有差錯,就得挨罵。這工作你必須幹一輩子,而且老闆還不發給你工資。這樣的工作,你能堅持多久呢?」我問道。
「這……」E陷入了思考。

- 廣告 -

2原因,使得你一再重複創傷體驗

E以前找到我做心理諮詢,就是為了挽回一個她口中的「渣男」。後來另一個男生撫慰了她受傷的心靈,她就與他墜入愛河了,還經常在我面前「曬恩愛」。沒想到她現在又改口說新男友是「渣男」。

如果你有一段感情不順利,問題可能出在兩個人身上。如果你有兩段感情不順利,可能是你運氣不好或緣分未到。如果你每段感情都不順利,問題大概就出在自己身上。如果你每段感情都不順利,且感情結束的原因都類似,那麼你很可能陷入了「強迫性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的循環。

強迫性重複是指人傾向於重複早年間創傷體驗的現象。打個比方,我們的早年經歷是我們探索這個世界的原始地圖。這張原始地圖會記載一些感受和目的,用來確定我們後續探索世界的方向,以及我們要搜集的事物。

如果你的原始地圖裡只有悲傷、羞恥、抑鬱,那麼在今後的人生裡,就算你的生活已經很幸福了,你也會盡己所能地搜集這些負面情緒。你會透過破壞婚姻來重新體驗被拋棄的悲傷,透過跟不懂得為你著想的人談戀愛,重新體驗被傷害、被攻擊的羞恥。

你可能覺得很奇怪,自己明明在意識層面知道這是強迫性重複(你可能已清晰地意識到,你跟這個人在一起,只會重複體驗你之前體會到的那些傷害),但你還是無法自控地想跟他在一起。

這是因為,強迫性重複是潛意識層面的動力作用的結果,而潛意識是不歸意識管的。相反,意識很容易被潛意識所控制或影響。

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德(Jonathan Haidt)在他的著作《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把人的潛意識比喻成一頭大象,而把人的意識比喻成騎在大象上的人。如果大象的前進方向和騎象人期望的方向不一致,就表示他有了內心衝突。此時,如果他想運用意識的力量去控制潛意識動力,就相當於騎象人想憑藉體力去對抗座下的大象。他或許能稍稍改變大象的行進速度,但終究改變不了大象的前進方向。

騎象人正確的馭象方式,是利用自己比大象看得更遠的優勢,瞭解大象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以及前面有什麼,投其所好,細心引導,實現雙贏。這個過程就是潛意識意識化的過程。潛意識意識化程度愈高,騎象人的馭象本領就愈精密,二者的衝突也就愈少,一個人的人格也就愈完善。

強迫性重複這頭「大象」的動力源於兩部分:一是保持連結的動力,一是完成願望的動力

保持連結,是指保持跟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我們早年與父母的相處模式,和相處過程中的那些情感體驗,會在我們的大腦中形成一個關於「愛」的原型。當我們長大成人,跟他人建立起「愛」的關係時,就會按照這個原型去構建、改造關係。

假設有一個小女孩,她父親經常對她和母親家暴,那麼她潛意識裡關於「愛」的原型,就會包含恐懼、焦慮等情緒體驗。

她成年後會在意識層面排斥像父親那樣的暴力狂,找文質彬彬的男性當對象。這類男性通常有禮貌、學歷高,但她跟這類人談戀愛,又會覺得有距離感,體驗不到歸屬感。

因為她的歸屬感是包含恐懼、焦慮等體驗的,所以她「內在的大象」會一直往這個方向走。比如,在某次跟戀人吵架時,她會憤怒地質問對方是不是想打她。如果對方矢口否認且不願理她,她會不依不饒地繼續追問對方,還抓起對方的手往自己臉上拍……。

這個女孩「誘導」對方來打自己,是因為她在這個新家庭裡感受不到父母的存在。她過得比父母幸福,這在她的潛意識層面是對父母的拋棄和背叛。她需要跟父母保持連結以減輕愧疚感、體驗歸屬感。而保持連結的最佳方式,就是還原父母為自己塑造的早年成長環境,以重現當時的個人感受,於是,她把自己變成了小時候的母親,把她的伴侶改造成了她小時候的父親。

強迫性重複的另一種動力,是完成願望―完成早年未完成的願望。在上述例子中,孩子往往是家庭問題的承擔者。女孩會主動承擔起「改造」父親的責任,或是透過跟父親對抗,或是透過討好父親,或是透過疏遠父親。總之,她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嘗試改造父親,讓父親來好好愛自己、愛母親,但這種改造往往是以失敗收場的。父親的暴力行為其實跟她沒什麼關係,父親純粹就是在宣洩自己的壓力。但是,在她的潛意識裡會留下了這樣一個未完成的願望―將糟糕的父親改造成愛自己的父親。

當她長大成人,試圖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時,這個「成功改造糟糕父親」的未完成願望就會蠢蠢欲動。但現實中並沒有一個糟糕的父親來讓她改造(她跟父親很大的機率不會生活在一起),怎麼辦呢?她在潛意識裡會要求自己再找一個「糟糕的父親」,即人品或道德上存在問題的人,然後嘗試改造對方。所以,她會一個接一個地跟品行有問題的人(甚至是罪犯)談戀愛,然後嘗試改造、感化他們,讓他們好好地愛自己,從而實現自己早年的隱密心願。

即使偶有正直的男性跟她建立了親密關係,她也會先把這個男性改造成品行不端的渣男,然後再試圖把他改造回來。當這個男性不願被改造成傷害她的人,就會選擇主動離開,結果這位男性也會被她定義成「渣男」。

與父母保持情感連結的動力,和完成早年未完成願望的動力,導致一個人執著於重複呈現早年的不良關係,這就是強迫性重複。

【看更多:起床別馬上喝咖啡!醫點5種NG搭配恐致癌,配3物喝好睡又抗老


本文摘自

《重建「親密邊界」:用經典心理學理論,終結原生家庭束縛,修復親密關係》
姚彥宇(法學、心理學專長雙學士、心理諮商師) / 好的文化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

加入好友
追蹤ig
- 廣告 -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Captcha verification failed!
CAPTCHA user score failed. Please contact us!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