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疫苗仍然在台灣肆虐,本土病例累計破萬,累計死亡人數來到了286人。因此行政院宣布延長全國的三級警戒管制,為期兩週至6月28日,而疫苗的部分中央特別預算編列40億,免費提供民眾接種公費COVID-19疫苗,讓全體人民可以早日達到群體免疫! 但許多人也對於接種疫苗有許多疑問,在此IQ健康網也提供「 covid-19疫苗指南 」最常見Q&A來給讀者參考。
▐ 什麼是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解釋中,群體免疫又稱為人群免疫,是指當人群透過接種疫苗或因為感染病毒得到免疫力時,病毒就比難以傳播,就可以降低病毒傳染的問題和重症的病例。
至於群體免疫是需要多少的人口數有免疫力才能達標呢?一般而言,普通的病毒只要一個區域或國家有60%的人口具備免疫力,就可以有群體免疫。但新冠肺炎病毒流行之今,產生了不少變種病毒株,也因此許多專家學者都表示,台灣最少要有70%的人施打疫苗,才可達到群體免疫的門檻,若為了保險起見,最好要達到80%。
▐ COVID-19疫苗指南
許多人都對於施打疫苗有很多的疑問,而美國氣喘和過敏基金會(AAFA)針對這些問體釋疑,表示哪些狀況可以打疫苗?那些則需要先和醫師討論?
這些情形還是可以打疫苗
家長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應該要打疫苗?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年滿12歲足歲的孩童可施打輝瑞BNT疫苗;莫德納(Moderna)和嬌生(J&J)疫苗要年滿18歲才會比較適合施打。
而懷孕或哺乳的女性,或是對食物、寵物、昆蟲、毒液、花粉、灰塵、乳膠或口服藥物有輕微過敏的人,但對疫苗或注射藥物沒有嚴重過敏反應的人,都可以施打疫苗。
需要跟醫師討論的狀況
慢性疾病患者、對食物或花粉等物質有嚴重過敏反應、對接種疫苗或打針有嚴重過敏反應病史的人,若一定要接種疫苗的話,則要在注射後觀察15~30分鐘。而罹患急性腸胃炎、感冒等短期急性疾病者,則需要等身體痊癒,再接種疫苗。還有,若對注射第一劑疫苗後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接種第二劑時,也需要再跟醫師討論。
此外,美國氣喘和過敏基金會(AAFA)也特別提醒,在接種疫苗之前不要服用非處方止痛藥以免產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