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C
Taipei
星期三, 16 4 月, 2025
首頁新聞專題食藥安全打美容針竟肉毒桿菌中毒!4...

打美容針竟肉毒桿菌中毒!4旬女3天內插管治療,3招辨1標章安心變美不踩雷

肉毒桿菌 是許多愛美人士用來消除皺紋和改善國字臉等熱門醫美項目之一。然而,貪圖便宜可能導致荷包受損甚至危害健康!最近有一名40多歲的女性在網上購買肉毒桿菌美容針,注射後出現肉毒桿菌中毒的症狀,緊急就醫,需插管並使用呼吸器進行治療,最終自費花費超過20萬元購買抗毒素,才保住了性命。在進行肉毒注射或是醫美療程前,掌握3個訣竅,讓保養變得更安全、更有效。

網購肉毒桿菌美容針中毒險喪命!疑非法藥品注射

疾管署指出,這名40多歲的女性透過網路平台購買「肉毒桿菌毒素」,並於3月下旬由賣方到其家中,分別在額頭和臉頰注射肉毒桿菌毒素。該名女性在注射後3天內陸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肌肉無力全身倦怠等症狀。她在發病第4天就醫,並於第6天因呼吸困難而插管使用呼吸器,隨後住進加護病房。醫療單位隨即通報肉毒桿菌中毒,並申請自費22.6萬元使用抗毒素進行治療。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該案例經過血清及糞便檢驗均為陰性,但因符合肉毒桿菌中毒的臨床症狀,且在發病前曾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因此研判為極可能病例。目前,該個案經治療後症狀已好轉,已拔管並轉至一般病房,持續住院治療中。衛生局已對此次事件的賣家、藥品來源、藥品非法販售及施打過程等展開調查。

- 廣告 -

什麼是肉毒桿菌中毒?

根據疾管署的資訊,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種極厭氧的產孢桿菌,其所產生的毒素為致病因子。毒素的產生通常是因為食品未經妥善處理或保存,例如醃製食品的酸度不足、鹼性食物,或是食品的水活性較高(超過0.85),此外,低溫殺菌後若未妥善冷藏,尤其是在密封容器內,也會增加風險。

全世界都存在偶發事件,包括在食物製備和儲存過程中,未被破壞的孢子繁殖並產生毒素,從而導致家庭或一般性的中毒事件。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社群媒體上指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大多是由於食用處理或保存不當的醃製品、真空包裝食品及罐頭食品所引起。而「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則是指因美容或醫療用途而「人為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所導致的情況。

肉毒桿菌中毒有哪些症狀?

其症狀包括腹瀉、腹痛、便秘、食慾不振、嘔吐、倦怠、眩暈、昏睡、複視、眼瞼下垂、瞳孔擴大或無光反射、顏面神經麻痺、言語困難、吞嚥困難、失去頭部控制能力、肌肉張力低下或全身性虛弱,並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呼吸衰竭,甚至導致死亡。

對於本次案例,羅一鈞表示,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可能在注射肉毒桿菌素後數小時、數日或數週內發病。

醫美打肉毒也會中毒?肉毒如何除皺?

肉毒針在醫學美容中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項目,且已使用相當長的時間。陳志金醫師指出,肉毒桿菌毒素會導致肌肉無法收縮,進而影響「使力」。醫美則利用這一特性來「除皺」,使臉部皮膚下的某些肌肉無法收縮,從而避免皮膚出現「皺紋」。

此次發生的中毒案例,無疑讓人感到驚慌。對此,羅一鈞表示,一般用於美容或醫療的劑量,皆遠低於中毒劑量,因此幾乎不會出現中毒的情況。然而,如果使用來源不明的肉毒桿菌毒素,則仍有可能發生中毒的風險。

打肉毒副作用症狀,3類人不適合施打

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指出,醫美施打肉毒桿菌的常見副作用包括輕微疼痛局部瘀青輕微腫脹,這些症狀通常會在一週內改善。注射後的四小時內,應避免躺臥、趴臥或按摩注射部位,以防止肉毒桿菌擴散至其他區域,影響其他部位的肌肉。

羅陽醫師也提醒,某些族群不宜施打肉毒桿菌,包括重症肌無力患者、過去曾對肉毒桿菌注射出現過敏反應者,以及注射部位有感染症狀(如常見的蜂窩性組織炎)等情況。

台灣6年8例與非法醫美有關

自2019年以來,國內已累計8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且這些個案均與醫學美容有關。此次個案的賣家可能涉及觸犯《醫事法》中有關非法輸入及販售的規定,因為該賣家並非藥商身份卻提供藥品。此外,若在家中施打則屬於醫療行為,若非由醫師執行,也會違反《醫師法》。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未經核准而擅自輸入的藥品屬於禁藥,輸入禁藥違反藥事法第82條的規定。販賣或意圖販賣禁藥同樣違反藥事法第83條的規定。

► 打醫美喪命疑「牛奶針」釀禍!7種人舒眠麻醉要警覺,麻醉醫學會2招自保

醫美療程前辨識1標章,3招讓你安心變美

食藥署也依藥事法針對肉毒桿菌毒素產品均逐批檢驗,並在合格產品外包裝上加貼「藥物檢查證」。為避免有心人士違法冒用,該「藥物檢查證」還具有防偽功能,包括「變色油墨」及「無法重複黏貼」特性。

藥物檢查證
合法藥品盒裝外應貼有完整的藥物檢查證/自:衛福部食藥署提供)

此外,食藥署也呼籲正確選用合法產品,並有3招來辨識合法安全肉毒桿菌產品:

  1. 外盒中文詳細標示:合法產品外盒具有中文標示之許可證字號及品名。
  2. 完整「藥物檢查證」:「藥物檢查證」完整黏貼於產品風口處。
  3. 內外標示資訊同:外盒及內瓶標示之批號、製造與保存日期應相同。

陳志金醫師也提醒,醫美注射不會永久「有效」,可能每幾個月就需要再注射一次。因此,有相關需求的民眾,一定要找合法、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以免發生危險。

醫療院所及消費者也可由食藥物署全球資訊網生物藥品檢驗封緘下載專區查詢生物藥品檢驗封緘資料,比對合法產品的批號。若有發現醫療院所使用違法產品,應立即向所在地衛生局及檢警調單位提出檢舉,亦可通報食品藥物管理署諮詢服務專線 (02)2787-8200,共同杜絕非法藥品。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參考資料:

- 廣告 -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Captcha verification failed!
CAPTCHA user score failed. Please contact us!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