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參觀活動,今(31)日於南港院區及活動網站同步登場。廖俊智院長表示,本次院區開放雖受疫情影響,大幅縮小規模,但以COVID-19為主題,精選策劃將近60場實體及線上活動,從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面向剖析病毒及疫情,讓民眾可以瞭解各領域中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
陳建仁談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防疫的成功模式
今(109)年主題演講特別邀請前副總統、本院陳建仁院士,分享臺灣COVID-19防疫的成功模式。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從17年前的SARS到這次的COVID-19疫情皆挺身而出。除全場專注的年輕學子們外,被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賴明昭院士也親自到場聆聽。
對於新冠肺炎的看法
2020年一個未知的傳染病,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在全球延燒,迫使100多個國家的人民生活受到限制,但在台灣情況則不同。陳建仁表示,COVID-19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它會引起很嚴重的呼吸道的疾病,但是也有滿多的人得到感染以後是輕症,或者是沒有症狀,所以我們一定要來好好的研究,怎麼樣可以來有效的預防COVID-19,而且使得COVID-19的蔓延,能夠得到好的控制。
當我第一個時間看到是一個,atypical pneumonia case (非典型肺炎病例) 的時候,我心裡就想說,糟糕了欸,SARS又回來了!2003年臺灣出現SARS傳染病,導致許多醫護人員喪命,但是這一次的病毒擴散得更快。
台灣防疫成功模式:SARS經驗奠基 加上防疫三原則!
陳建仁說,過往SARS的經驗,對於我們COVID-19的防疫,是有很大的幫忙,除此之外我們還堅持了三個很重要的原則:審慎以對、迅速應變、以及超前部署。
同時他也強調,防疫除了要科學,還需要人文關懷。臺灣目前的防疫好成績,是全臺灣人民的努力,也奠基於17年前面對SARS疫情時所累積的經驗,而中研院也一直在新興傳染病的研究上盡最大努力。
最後,陳院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到明年還可能會繼續,防疫工作絕不能有絲毫鬆懈,除了相關政策的落實,利用手機程式、電子圍籬、人工智慧等新科技,也讓防疫更加完善。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