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每年有超過一萬人因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而不幸離世,而肝癌更是全國癌症死因的第二名。可見肝臟健康對於維持生命品質的重要性。然而,如何透過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來保養肝臟,成為了許多人關心的議題。
一天25-50克花椰菜苗,不到1個月肝功能恢復、改善三高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分享一位患者的真實案例,該名患者因近期感到疲累且睡眠品質不佳,在排除急性疾病與肝病毒感染後,建議其連續3至4週每日食用25-50克的花椰菜芽苗,同時確保每日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這項簡單的改變帶來了驚人的效果—患者回診後的檢測數據顯示,肝功能指數GPT從98U/L下降至55U/L,且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血糖、胰島素及尿酸等指標也明顯改善。
花椰菜苗中「蘿蔔硫素」幫助抗氧化、排毒,改善肝功能
花椰菜芽苗之所以對肝臟健康有益,主要是因為其中富含「蘿蔔硫素」(Sulforaphane)。蘿蔔硫素能夠加速啟動體內強大的抗氧化機制—Nrf2循環,幫助肝臟排毒、修復細胞,進而改善肝功能。李思賢醫師原建議患者將芽苗打成汁,以提升蘿蔔硫素的釋放與吸收率,但即便患者選擇直接食用,仍然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健康改善。
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植物,李思賢醫師曾撰文指出,在十字花科植物中有一種很重要的酵素叫做「芥子酶」(myrosinase),是負責將各種「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水解為「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的重要媒介,大家常聽到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即是一種異硫氰酸酯。
「芥子酶」怕高溫,微波、水煮大量降低蘿蔔硫素活性
然而,芥子酶這種酵素非常怕高溫,因此最好的烹煮方式是用蒸的5分鐘,可以保留大量的芥子酶。許多人可能認為用滾水煮或微波也不算高溫,但事實上,這些烹調方式也會大大降低芥子酶的濃度。
李思賢醫師指出,假如真的很喜歡吃煮熟或烤成金黃色的花椰菜,也可以額外加入含有芥子酶的食物,如芝麻葉、白蘿蔔和高麗菜等,也可以得到蘿蔔硫素,但記得這些食材必須是「生的」。
台中濟生中醫診所院長張維鈞曾受訪表示,紫高麗菜芽以及綠花椰菜芽均屬於十字花科,富含多種抗病毒、抗癌的植物活性成分。且過去研究發現,嫩芽的部位的植物化學成分含量更高,以綠花椰菜芽為例,其蘿蔔硫素含量比成熟的綠花椰菜還要高10-100倍。
一項2019年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顯示,癌症發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生物體內抑制腫瘤的功能不能正常發揮,而十字花科蔬菜可以代謝產生「芥蘭素」,有助於重新活化體內的抗腫瘤因子,因此具有預防或治療癌症的潛力。
雖然花椰菜芽苗對於肝臟健康有潛在的助益,但李思賢醫師強調,最重要的是減少對肝臟的傷害,從根本預防肝功能惡化。以下幾點建議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肝臟:
- 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取:過量攝取精製糖分與高GI食物,容易導致脂肪肝及胰島素阻抗,進而影響肝臟健康。
- 戒酒或減少酒精攝取:酒精代謝的過程會對肝臟造成負擔,長期飲酒可能導致肝細胞發炎甚至肝硬化。
- 保持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品質有助於身體修復、減少慢性發炎,進而維護肝功能。
- 適量運動:運動可改善代謝功能,減少脂肪堆積,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
- 均衡飲食:除了花椰菜芽苗,還可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莓果、堅果等,來幫助肝臟解毒與修復。
參考資料: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