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單親家庭的庭羽在八個月大時發現聽力受損,沒辦法像正常的小孩對於聲音做出反應,在3歲時進行耳部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可以較好地聽到聲音並且正常學習語言,只要對方嘴型清楚、音量夠大就能正常溝通。
母親早離世 聽障生全靠阿嬤扶養
母親在庭羽小時候便離開,從小是由阿嬤扶養長大,陪著庭羽經歷了跑醫院、開刀入院、出院的過程,住在雲林斗六的庭羽與阿嬤,由於聽障生的特殊學習課程,從小要往返雲林與嘉義的大林慈濟醫院上課,到了四歲後也持續通勤到嘉大附幼上發音及簡單的詞彙,由於阿嬤陪伴的每天奔波,庭羽才有辦法在今天能夠與人們溝通交流。
聽力不足 卻對音樂有濃厚興趣
雖然聽力不足,但庭羽卻對音樂產生興趣,在國中時加入了室內樂團,也遇到非常願意幫助她的老師,庭羽在配戴人工耳之後仍保留一定聽力,故選擇挑戰了極需要音準的大提琴,當年為了奏出最完美的音符,她天天練習,一個音抓不準,必須一直重複、再重複,在不懈的練習後,庭羽成功多次參與了樂團的公演,甚至考取了團體街頭藝人證照,未來希望能組成巡演樂團,提供聽障朋友更多表演機會 。
- 廣告 -
華科基金會的獎助學金針對扶持像庭羽一樣弱勢的聽障學子,幫助這些孩子能夠有更好的資源完成學業與夢想,庭羽表示,拿到這筆獎助學金之後,會用來繳納大提琴的學費,繼續完成阿嬤也很支持的音樂夢想。
延伸閱讀
華科慈善基金會 暖心呼籲聽力66護耳原則 (額外稿)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