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趙庭興秘書長表示,已開發國家中約有1~2%的成人罹患心臟衰竭,而在70歲以上的人口當中,心臟衰竭的比例則會提高至10%。台灣360萬的老年人口中,預計有高達36萬位心臟衰竭患者,而且隨台灣的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心臟衰竭對於台灣國民健康的威脅也隨之遞增。
6旬大學教授心臟衰竭 治療後重返校園
一位年約六旬的心衰患者,原任職於國立頂尖大學的教授,為教學奉獻了一生。前年卻因為急性心臟衰竭住院,醫師檢查他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僅有30%,僅有正常人的一半水準,因此他的身體循環極差,學校評估他的身體狀況後,希望教授可以提早退休,但教授捨不得放棄一生志業,努力配合醫囑進行治療控制,不到兩年時間,他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已回到60%-70%的水準,順利重回校園、延續志業。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執行長表示,心臟衰竭常見症狀為累、喘、腫,目前台灣的醫療院所,已經提供跨科室的整合醫護團隊,提供心臟衰竭患者治療及照護,患者在經治療後,再穩定回診及規律用藥,就能再恢復過往的日常生活。
國家政策多重計畫守護國民心血管健康
由於2013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的治療指引強調,心臟衰竭治療應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透過患者主動積極地參與自己的治療過程,患者將有更高機會接受照護內容、進行自我管理並遵從醫囑。國家健康政策決策者也參考國內外專家意見,106年健保署擴大實施《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整合性照護計畫》。
而國健署則自107年起開始推動《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更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出《心臟衰竭患者自我照護手冊》,期望能減少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為台灣國民創造健康的未來。
全台預計36萬名心臟衰竭患者受惠
有鑑於心臟疾病為台灣常見疾病之一,國健署自107年起開始推動《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透過國民個人健康行為的改變,期望可以提升台灣整體健康狀態,同時降低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致命威脅。
根據衛福部《2017年群體衛生福利品質指標報告》,充血性心臟衰竭是高盛行率及高復發率的疾病,2015年台灣心臟衰竭住院率大約是每十萬人口161.1,在HCQIP參與國共同評比當中位居第11位,較2010年前進4個名次。
趙庭興秘書長也分享,為了幫助心臟科醫師可以快速掌握最新的診斷與治療標準,並將國內外最新的治療趨勢帶給臺灣患者,2019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也發布《2019年心臟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引》,期待未來心衰患者可以在完善的治療之下,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獲得的治療照護品質更完善,減少住院或死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