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藝人港星吳孟達(達叔)去年底罹患肝癌,手術後接受化療的消息,在各大媒體傳播。在生死關頭前,昔日曾傳反目的好搭檔星爺周星馳,也傳聞破冰祝福。而除了藝人動態外,這則新聞也讓許多人能體會到,只要是人類,在疾病面前都是平等的,也紛紛開始關心起,肝癌的健康議題。
|令人聞風色邊的肝癌
肝癌為台灣十大死因的亞軍,是極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並且可以大致分類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前者主要是指肝細胞本身發生癌病變,而者則是由大腸癌、肺癌、腦癌、甲狀腺癌、胃癌、子宮癌等的癌細胞轉移造成。
由於肝是無聲的器官,所以肝癌也較其他癌症更具隱匿性。許多患者在肝癌發生的早期,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若是慢性肝病或者是肝癌的高風險族群,像達叔一樣,出現了身形消瘦或是腹痛、腹瀉等症狀,就要趕快檢查,確定是否為肝癌所引起?
|上了年紀的長輩尤要注意肝癌的發生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樂齡世代的到來,肝癌的平均年齡也提升到了70歲(而死亡年齡中位數為69歲),正是跟達叔差不多的年紀,因此若家中的長輩有慢性B型肝炎和C型肝炎或是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病家族史或病毒肝損傷者,都是屬於罹患肝癌的好發族群,要特別注意。
|肝癌篩檢指標–甲型胎兒蛋白
甲型胎兒蛋白是在胎兒期時,由孕婦的卵黃囊和胎兒的肝臟產生,是胎兒體內重要的蛋白之一,隨著年紀的成長,這種蛋白在體內的濃度會逐漸降低,減少至20μg/L以下。
但在臨床上,會發現肝癌病人的甲型胎兒蛋白會出現濃度異常增加的狀況,約有80%的患者,體內的甲型胎兒蛋白濃度將高於400μg/L以上,這是因為肝癌細胞的分裂能力勝過胎兒肝細胞的能力,所以就會產生大量的這種蛋白,因此甲型胎兒蛋白在臨床醫學上,便作為肝癌篩檢的指標。也建議前述的風險組群,定期檢測。
但有時罹患較小型的肝癌患者,體內的癌症指標較少,因此也建議要同時進行其他項的癌症篩檢,例如:超音波檢測、CT、PET/CT等,進行更全面的評估,才能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