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C
Taipei
星期六, 21 12 月, 2024
首頁中醫中藥中醫藥養生雨水來臨皮膚搔癢好困擾?類...

雨水來臨皮膚搔癢好困擾?類型分2種!3穴位、4種食物助維持皮膚健康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象徵著天氣開始轉暖,降雨增多,而這也是一年中皮膚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的時節,因為空氣中的水分含量較高時,會使得濕邪容易滯留皮膚,並可能促進一些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從而導致皮膚問題。如果本身就會這裡抓那裡抓的人,在這個節氣就更要小心了!以下告訴你在雨水裡我們要怎麼區分自己的皮膚問題,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保健養生法。

皮膚出狀況是「陰陽失衡」所致,問題主要分2種

中醫理論上認為皮膚會出狀況主要是因為身體內部的陰陽失衡導致,但因為每個人的失衡狀況不同,就會導致皮膚的問題不同;例如有人的皮膚狀況可能以丘疹的型態發生,有人可能是表皮糜爛流水,也有人可能是脫屑乾燥……等。而在雨水這個時節,我們大致可將皮膚問題區分為濕熱內蘊證型脾虛濕盛證型兩種,這兩種的差別在於前者的熱象較重,而後者以濕為突出。

濕熱內蘊證型:濕熱內蘊證型的人,平常皮膚可能偏油膩,易出現痤瘡、粉刺,且復原後容易留下疤痕。而在雨水季節時,皮膚狀況多以發病較急、局部灼熱搔癢,抓容易滲出組織液……等情況發生,患處多在濕潤溫暖的地方,如腋下、皮摺處、褲帶處、大腿根部……等。其他可能的情況還包含睡時多夢,睡眠品質較差、患者平常喜辛辣重鹹刺激類食物,比起怕冷較怕熱、舌質偏紅,舌苔厚膩、脈象滑數有力、大便黏滑、小便短而頻,有異味……等。

- 廣告 -

脾虛濕盛證型:此證型的人是因為長期脾胃對水的運化差,導致濕氣容易滯留體內導致的。在雨水時節,脾虛濕盛型的皮膚問題通常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纏綿不已。患處可能紅腫或組織液沒這麼嚴重,呈現丘疹、皰疹或脫屑的型態。患者可能也時常伴有腹部脹氣、面色萎黃、納差、容易睡睡醒醒、大便軟散……等症狀。

以下4點日常保健,告訴你怎麼預防皮膚疾病

1.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調節體內陰陽平衡,增強抵抗力。建議睡前放鬆身心,避免過度疲勞。

2.避免潮濕環境:注意保持環境的乾燥通風,尤其是室內環境,避免濕氣滯留,有利於減少濕邪侵擾。

3.適當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代謝能力,從而預防皮膚疾病的發生。

4.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波動過大,情緒不穩易導致氣機不順,影響身體的陰陽平衡。

這3個穴位可以減少皮膚的問題

1. 太衝穴:位於足背側,大拇趾與第二趾之間的凹陷處,有利於濕熱體質調理,可按摩或敲打此穴位。

2. 三陰交穴:足內踝尖往上約四根手指寬處,有助於滋補脾腎、潤燥滋陰,可輕輕按壓或旋轉此穴位。

3. 太谿穴:位於腳踝外側凸起骨頭,和小腿後側大筋(阿基里斯腱)中間的凹陷處,有調節腎氣、濕熱排出的作用,可用手指按揉或按摩此穴位。

雨水時節吃這4種食物有助於保持皮膚健康

1.綠豆:綠豆性涼,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能夠清熱潤腸,對於濕熱體質的人群有益。

2.蘆薈:蘆薈具有潤膚、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促進皮膚細胞再生,減少濕疹、痤瘡等皮膚問題。

3.菠菜:菠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E和β-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於保持皮膚的彈性和光澤。

4.魚類: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滋潤皮膚,增強皮膚的彈性。

其實皮膚的問題多是吃出來的,建議除了上述食物之外,平常也要多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飲食,有助於維持皮膚健康。此外,飲食均衡,適量攝取水分也是保持皮膚健康的關鍵。

【延伸閱讀:過年期間平均重2公斤!4中藥材排痰濕,外加2招減少食慾】

【延伸閱讀:研究:規律睡眠比睡飽7小時重要!睡不著也別自責,做到這點調整生理時鐘】


Drcathsuinfo
- 廣告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