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感染擴大,1月7日又新增4例確診案例。部分患者傳染期間曾在台北、台中及高雄地區活動。最近國內也發生近年最嚴重的麻疹醫院群聚事件,加上又有麻疹病人在有傳染力期從南到北趴趴走,不僅搭捷運、和數百人一起吃尾牙,還有台中36歲男兩天搭高鐵往返台中、高雄,聽演唱、參加跨年等。
越南、泰國麻疹升溫!列國際旅遊疫情「二級警示」國家
中部醫院於農曆年前發生麻疹群聚事件,目前雖暫時無新的境外移入或本土病例,但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越南及泰國等旅遊熱區亦有麻疹疫情,且皆是疾管署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二級「警示」的國家,提醒民眾規劃旅遊時,應掌握當地的疫情。
嘉義市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確診病例
嘉義市衛生局公布一例麻疹確診個案,該患者於今年2月19日至23日參加旅行團前往越南旅遊,3月12日因發燒及身體不適就醫後確診為麻疹。目前已匡列約57名接觸者,並提醒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的民眾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至3月31日。
【北部】日本麻疹個案3月2至4日曾逛士林寧夏夜市
台北市衛生局於3月11日公告新增1例麻疹境外移入案例,該名個案於2日自日本大阪入境,在4日出境前曾搭乘捷運前往士林夜市及寧夏夜市,並提醒過往出入相同場所的民眾自行進行健康監測。此名麻疹患者在2日下午3時乘坐機場捷運抵達台北車站,當晚6時搭乘捷運由台北車站前往劍潭站,造訪士林夜市,並在晚上8時再搭乘捷運至中山站。
該個案3月3日下午3時從台北車站搭公車到新北九份(可能為965台灣好行九份金瓜石線),當天晚間6時許再搭公車回到北車,接著前往寧夏夜市並至「拌伴石頭火鍋」用餐。4日則於中午12時,自台北車站搭乘機場捷運至桃園機場第1航廈,並搭乘亞洲航空D7-378航班返抵大阪。
【中部】3旬男性染上麻疹!曾訪台中逢甲夜市、2火鍋店及咖啡廳,87人受匡列
台中市衛生局於3月11日表示,接獲北部衛生局通報,一名30多歲男子確診麻疹。該男子於3月1日至3日期間,曾到訪台中市的2家火鍋店、2家咖啡廳以及逢甲夜市。經初步調查,已匡列在台中市的接觸者共87人,目前所有接觸者均無不適症狀。該名個案於可傳染期間(3月1日至3日),足跡包含南屯區的可汗大叔、公益路的湯棧火鍋、來森もり咖啡、逢甲夜市,以及西屯區市政路的Sundate cafe等地。
台中首例境外移入麻疹確診個案
台中市衛生局宣布,今年台中市出現首例境外移入麻疹確診個案。患者為一名40多歲婦女,今年1月底曾前往越南旅遊,返國後確診。衛生局同時公布她於2月15日曾短暫(約4至5分鐘)前往全家台中林新店購物的公共活動足跡,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並注意防範。
泰國目前列入2項國際旅遊疫情二級警示:
- 登革熱
- 麻疹
去年國內再次出現境外移入「麻疹」個案,疾管署昨日(10月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確診病例。該病例為北部一名30多歲男性,曾於9月中旬至越南富國島旅遊,返台5天後陸續出現不適症狀,上月29日出疹就醫通報,經檢驗確診。目前已匡列154名接觸
國內麻疹新增4例,足跡遍台北、台中、高雄
中部某醫院近日爆發麻疹院內感染事件,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宣布新增2例相關病例,分別為一名陪病者與一名看護。
日前中部某醫院發生麻疹院內感染事件,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再公布新增2例相關個案,包括醫院陪病者與看護各1人。2例為中部醫院群聚事件相關之30多歲男性(案1)和40多歲男性(案2);另2例為50多歲女性(案3)及30多歲男性(案4),分別自越南及印度境外移入。
4例個案於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月1日間發病,並於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1月4日出疹。其中案1、案3及案4於可傳染期間分別有臺北市、臺中市及高雄市公共場所活動史並有搭乘大眾運輸,相關縣市已公布活動足跡,請民眾留意。
目前確診者的活動範圍已擴及北中南地區,涵蓋台北捷運的台北車站、西門站、台電大樓站、公館站,以及台中市與高雄市的多處公共場所,均有確診者搭乘大眾運輸的紀錄。

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麻疹是一種傳染力極強的疾病,若民眾的工作性質或活動場所存在暴露風險,且在過去15年內未接種MMR疫苗或未持有5年內麻疹陽性抗體檢驗報告,建議佩戴N95口罩進行防護。疾管署將持續監測疫情,預計觀察至10月17日。此外,疾管署已將越南麻疹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1級,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並注意防範。
全台醫院警戒升級進入高度戒備
因應近期爆發嚴重的麻疹院內感染群聚事件,全台醫院已全面提升警戒。台大醫院醫務秘書陳彥元受訪時表示,麻疹警示已納入院內疫情通報系統。他指出,台大醫院透過疫情通報提醒醫護人員,在執行打針、抽血等醫療操作時,應配戴口罩、頭套等防護裝備。此外,近期也將麻疹警示正式納入,臨床醫師在詢問病史時,若發現患者有接觸史或出現類似症狀,將立即提高警覺,加強防範。
全球麻疹疫情升溫!首例本土確診為群聚接觸者
截至2024年12月30日,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台累計29例麻疹病例,患者年齡介於20至50多歲。其中,國內感染病例有19例,境外移入病例則有10例,主要來自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及泰國。
台中出現首例本土麻疹確診病例!一名30多歲台中男子,為去年(2024年)醫院群聚感染事件的匡列接觸者,於今年(2025年)元旦前後發病,確診麻疹後已住院治療。
麻疹傳染力超強!醫沒與病患接觸也被傳染
疾管署今12月25日公布,公布國內新增7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1名50多歲就醫接觸者之陪病家屬,經持續疫調,發現個案可傳染期間有彰化縣及臺北市之公共場所活動史,且曾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12/14
- 6:15-6:35 台鐵花壇火車站至台鐵新烏日站(2124 車次區間車,第 3 或 4 車廂)
- 6:52-7:58 高鐵台中站至高鐵台北站(508 車次,第 1 車廂)
- 約 8:00-8:30 搭乘台北捷運(台北車站站經由西門站轉車,至台電大樓站)
- 約 9:00~10:30 草根早午餐(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 74 巷 5 弄 3 號)
- 10:30-16:30 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C.W.T 台灣同人誌活動(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 約17:00搭乘台北捷運(公館站經由西門站轉車,至台北車站站)
- 17:21-18:25 高鐵台北站-高鐵台中站(667 車次,第 3 車廂)
- 18:39-18:58 台鐵新烏日站至台鐵花壇站(3277 車次區間車,第 5 車廂)
12/18
- 15:00-16:00 全聯花壇學前店(彰化縣花壇鄉學前路 115 號)、水文黃昏市場(彰化縣花壇鄉學前路 162-222 號)
疾管署提醒曾於上述所列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並告知接觸史,由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就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佩戴口罩,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本案接觸者最晚監測至2025年1月5日。
國際麻疹疫情狀況
根據疾管署統計,2024年截至12月30日共累計29例麻疹病例,患者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其中,國內感染病例有19例(包含4起群聚),境外移入病例則有10例,感染來源國分別為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各2例,泰國1例,另有3例為航空器感染。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均創下近5年同期新高。
國家 | 麻疹疫情狀況 |
日本、韓國 | 2024迄今已累計報告約40多例,相較前4年略增,只低於新冠疫情前期規模。 |
泰國 | 自去年7月起疫情明顯上升,去年10月單月報告近2,000例病例達高峰,去年11月已趨緩。 |
越南 | .胡志明市自去年9月起爆發,目前疫情仍持續。 .北部河內市、海陽省等地區近期亦出現疫情,並有擴散趨勢。 .去年至今已累計5,000例,死亡7例,大多數病例發生在南部地區,如胡志明市、同奈省、平陽省及巴地頭頓省。 |
柬埔寨 | 自2024年10月起病例數持續上升,尤其在學校及某些邊境省份,全年累計375例。 |
亞洲部分國家自去年下半年麻疹疫情明顯升溫,其中與台灣往來密切的越南已通報疑似病例超過2萬例,確診病例接近5,000例,相較2023年增加逾百倍,並已造成7人死亡。目前疫情仍在持續,且有進一步擴散的趨勢。
麻疹確診數攀升 醫提醒:疫苗效力可能減弱
自1963年麻疹疫苗問世以來,麻疹感染病例迅速減少超過95%。台灣於1968年開放民眾自願接種麻疹疫苗,並在1978年推行全面接種政策。因此,1976年9月後出生的民眾幾乎都已接種過「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MMR疫苗)」,且第2劑的接種完成率高達97%以上。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黃景泰表示,麻疹疫苗的保護力約可維持20年,但是效力會隨時間逐漸減弱。如果近年未補打追加劑,現在可能正處於「免疫空窗期」,對麻疹病毒缺乏抵抗力。針對坊間常聽到的「感染過麻疹就能終生免疫」的說法,他指出,這基本上是正確的,但「終生免疫」僅是一種概括性的概念,實際上並非感染一次後就永遠不會再被傳染。
麻疹境外移入首例!這些症狀千萬別忽視
台灣今年已累計12例麻疹病例,年齡多介於20-40多歲,其中5例為本土病例,7例則是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此次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於9月14-18日赴越南富國島旅遊,23-29日間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咳嗽、喉嚨痛等症狀。
這名個案曾3度就醫,因尚未出現典型麻疹症狀,取藥後即回家休息。9月29日開始全身出現紅疹,從臉部一路延伸至軀幹、四肢後,第4度就醫通報,經檢驗後確診麻疹,已匡列154名接觸者,預計監測至10月17日。
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鄰近國家今年麻疹疫情較往年高,近期馬來西亞、泰國每月達數百例。目前馬來西亞已趨緩,但泰國疫情仍呈現上升趨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越南麻疹疫情暴增,胡志明市今年截至9月3日已累計644例,且有至少3名兒童死亡。並提醒民眾出國旅遊注意防範,兒童也務必接種麻疹相關疫苗足夠劑次後再前往較為安全。
麻疹是什麼?有哪些症狀?
麻疹為感染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感染後第一週並不會出現症狀,第二週在枕部、耳後可摸到淋巴結,第二週末會出現輕微發燒、全身倦怠、頭痛、輕度鼻炎、結膜炎等前驅症狀,緊接著在臉部及頸部會出現紅斑丘疹, 1-3天後疹子就會往下擴散再漸次消退,疹子大約維持3天左右,故臨床上又稱為「3日疹」。
麻疹潛伏期2星期 注意併發症
- 初期:發燒、皮疹、鼻炎、結膜炎和咳嗽,有時感到疲倦、頭痛,並且在發燒3-4天後,患者口腔內可能會出現柯氏斑點。
- 後期:再經1-2天,耳朵後會出現紅疹,再擴散至整個臉面,同時向下移至軀幹和四肢,並持續4-7天
- 並發症:嚴重可能導致中耳炎、肺炎或腦炎。
【延伸閱讀:流感恐提早升溫!醫警示:心血管疾病風險增10倍】
麻疹的傳染途徑及傳染力時效?
麻疹是目前已知最強的人類病毒傳染病之一,它可以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播,接觸患者鼻咽分泌物也同樣會感染。患者散佈於空氣中的麻疹病毒在2小時內都保有傳染力,若曾與患者同處一個封閉性空間,無論時間長短,都算與個案有接觸,可能被感染。
一般來說,麻疹患者在出疹前後4天都具有傳染力。若沒有出疹,則是從發燒前1天到退燒後3天,都具有傳染力。
預防麻疹怎麼做?孕婦及幼兒要特別注意
疾管署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一歲幼兒,請盡速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預防效果平均可達95%以上。
若孕婦感染德國麻疹,病毒可以透過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可能會造成死產、流產或胎兒主要器官受損,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稱為「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如在懷孕最初10週內感染,嬰兒有高達90%的機會產生先天性缺陷!
此外,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提醒,1981年後出生之醫護人員、航空人員、頻繁與外國人接觸者,同樣建議補接種疫苗。
公費MMR疫苗3類對象、接種地方
目前台灣公費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預防防接種對象分別為:
對象 | 接種建議 |
幼兒 | 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各公費接種1劑。 |
國小學童 | 未能於滿1歲後完成2劑 MMR 疫苗接種者,應依「國小學童新生入學後預防接種紀錄檢查與補種指引」完成補接種。 |
育齡婦女及外籍配偶 | 1. 本國籍育齡婦女:60年8月以前出生未曾感染過德國麻疹者,可接種1劑;60年9月以後出生者,出具經檢測徳國麻疹抗體陰性之證明者,可公費接種1劑。 2. 外籍配偶:來台申請居留/定居且無徳國麻疹相關疫苗接種證明者,或經檢測不具徳國麻疹抗體出具證明者,可公費接種1劑。 3. 婦女於懷孕期間如經檢測未具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應避免前往麻疹或德國麻疹流行地區,並於產後儘速持德國麻疹抗體陰 性證明,可公費接種1劑。 4. 德國麻疹抗體陰性育齡婦女,於準備懷孕前先施打 MMR 疫苗,接種疫苗後4週內應避免懷孕。 |
符合以上資格者,可至各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預約諮詢接種相關事宜,可查詢各縣市衛生局網站(可點選)或致電詢問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預防接種專線(可點選)。
並非人人都得打疫苗!2類人適合自費打
疾管署表示,根據國內的血清學調查,1981年之前出生的人大多已經感染過麻疹,體內擁有麻疹抗體;而1981年以後出生的人,第一劑MMR疫苗的接種率達到98.7%,第二劑的接種率則為97.4%。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自費補打MMR疫苗。
適合自費接種麻疹疫苗2對象
- 醫護人員中,1981年(含)以後出生,而且沒有5年內麻疹抗體陽性證明、最後一劑MMR疫苗接種超過15年的人。
- 1981年(含)以後出生的一般民眾,如要前往越南、印度、柬埔寨等麻疹流行地區,或經醫師評估需接種者。
疫苗傳缺貨?仍有2.7萬劑
中部地區某醫院爆發麻疹群聚疫情,導致部分民眾湧現接種需求,進而引發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供應短缺的情況。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目前國內自費疫苗庫存僅剩約2萬7000劑,另有專案輸入的9760劑仍在進行封緘檢驗,尚未投入市場使用。
食藥署表示,目前國內自費MMR疫苗庫存量包括GSK的1萬7,000劑及默沙東的1萬劑。去年3、4月間,國內曾出現麻疹病例,當時部分醫院通報MMR疫苗短缺。為防止疫情擴大,食藥署核准廠商專案輸入9,760劑疫苗,並於去年12月18日受理封緘檢驗,目前仍在檢驗中。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也表示,目前沒有接到醫療院所通報MMR疫苗短缺。
預防勝於治療 良好衛生習慣為上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感染科主任賴新豪也提醒,除了接種疫苗外,也建議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與麻疹患者密切接觸。若有麻疹感染疑慮,並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並遵循醫院指示隔離。
【延伸閱讀:公費流感+新冠疫苗開打!施打對象、疫苗廠牌、副作用、地點一次看|113年公費疫苗】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