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女性在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每5年幾乎增加一倍。此外,女性心臟疾病的症狀與男性有所不同,且女性罹患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也較高。透過定期篩檢,可在慢性病的早期階段及時發現問題,並透過早期介入有效延緩疾病對健康的影響。
女性過了「更年期」,更要留意心血管疾病
有許多人認為心血管疾病是一種男性專有疾病,婦女族群應該不需為此苦惱,然而,事實的真相卻非如此!在美國,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女性死亡的第一名,在年過50之後,將近有一半的中老年女性的死亡原因是肇因於某種形式的心血管疾病,例如: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梗塞、腦中風,以及周邊血管疾病。同樣的,臺灣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西化,以及國民壽命延長、人口老化的關係,更年期後婦女的心血管疾病,更是對國人的身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
從過去流行病學的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到,隨著更年期的到來,50歲以後或提早停經的女性,因血中的雌激素濃度降低,缺少保護心臟與血管的功能,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停經前急遽增高,其風險甚至高於同年齡的男性。部分年輕女性經歷早期停經或接受手術停經,如卵巢切除手術,其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樣也較高。此外,在更年期後同時合併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偏高,而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者)、肥胖、抽菸、生活習慣缺乏運動、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等,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更隨之提高。
既然如此,停經後女性的心血管保健便更顯重要,那我們該如何降低更年期婦女的心臟病風險呢?首先,健康的生活習慣還是最重要的原則,下列我們建議幾點生活小祕訣,將這些方法融入您的生活中,相信便能有效地遠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定期測量血壓
女性朋友在停經後,會有很高的比率出現血壓升高的情形,因此瞭解自身血壓的變化非常重要。在門診常發現許多女性對於出現高血壓無法接受,其實女性在50歲以後高血壓比例快速追上男性病患並非少見,可以先調整生活方式,若收縮壓無法以非藥物控制在130毫米汞柱內,可以配合藥物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看更多:超商、高鐵免費量血壓!4人有1人高血壓,全台近2千家血壓站-全國血壓站地圖】
定期檢測膽固醇數值
另一項常常忽略的心血管風險就是膽固醇,女性朋友一樣可能有膽固醇偏高的可能性,我們應該放下男性才有高膽固醇的迷思,不因為是女性就忽略。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婦女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對心血管疾病的利弊影響,在近十年內在醫學界有著極大的爭論與探討。隨著近年來實證醫學證據的累積,在二○一二年美國婦女健康預防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公開聲明中指出,不建議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來作為更年期婦女的慢性疾病預防之用(包含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因為補充女性荷爾蒙並無法降低未來發生心血管事件。因此,若有需要使用,或正在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婦女朋友們,請務必尋求醫療專業諮詢,讓醫療人員評估個別生理狀況,分析治療的利弊得失後,方可安心享受更年期後的健康生活。
![心臟夠強,不怕突然登出人生](https://www.iqhealth.com.tw/wp-content/uploads/%E5%BF%83%E8%87%9F%E5%A4%A0%E5%BC%B7.webp)
本文摘自
《心臟夠強,不怕突然登出人生:北榮名醫教你遠離三高,常保心血管健康》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 黃柏勳醫師 / 三民書局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