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C
Taipei
星期四, 3 4 月, 2025
首頁新聞專題食藥安全蚊蟲叮咬如何止癢?醫揭5常...

蚊蟲叮咬如何止癢?醫揭5常見止癢藥膏成分、作用,2招緩解紅腫癢!蠶豆症、幼童需注意這成分

清明連假即將來臨,許多民眾安排了掃墓或旅遊行程。然而,隨著氣溫逐漸回暖及降雨量增加,蚊蟲容易滋生,因此防蚊及止癢藥膏成為外出時的必備用品。這些藥物通常塗抹後會帶來涼爽的感覺,能有效緩解被蚊蟲叮咬後的癢感,部分人也會在平時使用以提振精神。然而,在使用這些藥物時,仍需特別注意某些特定族群,尤其是嬰幼兒的使用限制及相關注意事項。

常見止癢藥膏這些成分2類人使用是禁忌

當遭遇蚊蟲叮咬或皮膚出現乾癢等症狀時,家中或外出時常備的各式防蚊蟲藥品,如綠油精萬金油曼秀雷敦(又俗稱小護士)等,往往是我們第一時間會拿出來使用的選擇。

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張鈞婷指出,這類成藥的主要成分為薄荷醇(menthol),又稱薄荷油,來源於薄荷(peppermint)及綠薄荷(spearmint)等植物中的揮發油成分。此外,樟腦(camphor)、尤加利精油(eucalyptus oil)及松節油(turpentine)等類似成分也常見於此類藥品中。

- 廣告 -

張鈞婷藥師表示,薄荷醇具有清涼、止癢、止痛、抗發炎及抗菌等效果,因此常被添加於藥物中,以治療皮膚癢感。當皮膚出現癢感時,塗抹含有薄荷醇的外用藥膏,透過其擴張血管的作用,能帶來清涼感,從而有效緩解癢感。

這些藥物因取得方便且能迅速產生涼感效果,已成為一般家庭的常備藥。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適當使用這些藥物並不會造成太大問題,但張鈞婷藥師提醒,某些特定族群在使用時需特別注意。例如,蠶豆症患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患者,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使用此類藥物可能會導致溶血性貧血

薄荷醇使用禁忌

此外,薄荷醇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可能會引發不良反應,若塗抹於鼻部、臉部或胸部,風險更高。2歲以下的嬰幼兒使用含有薄荷醇及類似成分的藥品,可能會導致癲癇意識障礙黃疸,甚至因藥品的神經抑制效果而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不良反應。

兒童感染科的顏俊宇醫師曾在受訪時指出,薄荷醇對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能夠有效止癢、止痛及止咳。然而,如果使用過量,可能會引發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及呼吸抑制等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

樟腦使用禁忌

樟腦同樣是嬰兒藥物中應避免的成分。顏俊宇醫師解釋,樟腦會被皮膚吸收,並可能產生毒性;若吸入或誤食,則毒性更為強烈,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致命。樟腦的每日可容忍量為2mg/kg,若超過每公斤10mg/kg,可能會引起腸胃道刺激及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若攝入量超過30mg/kg,則在15分鐘內可能出現神經學症狀,包括肌肉抽搐意識混亂及幻覺等,並可能在90分鐘內發生癇發作。

根據食藥署的相關規範,所有含有薄荷醇、樟腦等成分的藥品,必須在藥品說明書中標明警語,並註明使用上的注意事項。民眾在使用這些藥品之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特別是嬰幼兒的照顧者,應更加留意,並避免將藥品放置在嬰幼兒容易接觸到的地方。

皮膚紅腫癢,醫師2招有效止癢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蚊蟲的數量也將增加。被蚊蟲叮咬後,皮膚癢得令人難以忍受,甚至可能因抓撓而造成破皮和傷口,進而引發感染。皮膚科蔡逸姍醫師提供兩個止癢的小妙招:

止癢第一招:冰敷

蔡依珊醫師表示,對於被蚊蟲叮咬的患處,冰敷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冰敷可以瞬間使血管收縮,有助於緩解癢感。

止癢的第二招:外用藥膏

若不方便長期冰敷且無法立即就醫,醫師建議可使用「不含類固醇及抗過敏成分」的外用藥膏來緩解症狀。

【看更多:濕疹癢不停!醫:6情況加重症狀,放任皮膚恐「苔蘚化」】

常見5類止癢藥膏成分、適用對象

蚊蟲叮咬的止癢藥膏該如何選擇較好?市售的止癢消炎外用藥膏大致可分為五類:

抗組織胺

藥師翟晉德表示,抗組織胺是最常見的止癢藥膏,許多蚊蟲叮咬藥膏都含有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和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等成分。蔡逸姍醫師指出,抗組織胺類成分主要用於抗過敏透過阻斷過敏反應來達到止癢和退紅的效果

適用於蚊蟲叮咬皮膚炎皮膚搔癢等因過敏引起的紅腫和癢感症狀。市售藥品如護那液和強力施美藥膏等,均含有此類成分,能有效緩解紅腫並具有止癢效果。

局部麻醉劑

局部麻醉劑常與抗組織胺製成複方藥膏,雖然本身並不具消炎效果,但能提供局部麻醉作用,以減輕搔癢感,從而減少或避免因抓癢而造成的傷口。常見的成分包括利多卡因(Lidocaine)。

蔡逸姍醫師指出,局部麻醉劑具有強效的止癢效果,適合需要快速緩解疼痛和止癢的民眾使用

類固醇

以消炎作用達到止癢效果的常見成分包括氯欣諾能(Fluocinonide)和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翟晉德藥師指出,類固醇類藥膏只需小範圍塗抹並短期使用(盡量不超過7天),即可避免皮膚變薄及色素沉澱等副作用。然而,如果有傷口的情況,則不適合使用此類藥物,以免因抑制免疫反應而使傷口更容易感染。

蔡逸姍醫師指出,這類藥物適合用於較嚴重的皮膚發炎症狀者,建議在使用前諮詢醫師,以確保安全性。

抗生素

康生素藥膏的常見成分包括桿菌肽(bacitracin)、多黏菌素B(Polymyxin B)和新黴素(Neomycin)等。翟晉德藥師表示,當傷口出現破皮抓傷的情況時,可以使用這類藥膏,以避免因細菌感染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症狀。

涼感成分(薄荷醇、樟腦)

這類藥品主要透過短期提供清涼感來舒緩搔癢,適合希望快速止癢喜愛清涼感的人士使用,以獲得迅速的止癢效果。

最後,蔡依珊醫師建議,除了了解各種外用藥膏的成分外,使用時也要隨時注意患部的狀況。如果藥膏使用三天後仍未見改善,甚至出現擴大、紅腫、熱痛等疑似感染的症狀,應立即就醫。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參考資料:

- 廣告 -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Captcha verification failed!
CAPTCHA user score failed. Please contact u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