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是不少人難以割捨的美食,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專家紛紛提醒,雖然吃麵看似無害,但麵食中往往含有高量鈉,被稱為「高鹽值殺手」。僅僅在製作過程中,麵體就已添加大量鈉,若不留意鈉的攝取量,長期下來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隱憂。
研究:每日減少攝取1茶匙鹽,降血壓效果直逼血壓藥
飲食中的鹽分是造成高血壓的重大危險因子之一,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指出,每日減少攝取1-1.5克(約1茶匙)的鹽,將血壓的效果相當於在吃降血壓藥。究竟為何吃太多鹽會造成高血壓?減鹽對心血管健康又是否有這麼大的幫助?
家醫科醫師洪暐傑在健康節目《醫點不誇張》中分享,鹽分吃太多會造成血壓升高的原因,是因為鹽會把水份都留在血管裡面,若血管中的鹽和水越來越多的話,血管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所以高血壓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鹽分攝取過多」從來都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
洪暐傑醫師提到,國際上建議每天攝取的鹽分要少於6克;若要更積極控制血壓的話,鹽分攝取量最好要小於4克。如果能夠減少1-1.5克的鹽,血壓下降的比例就會顯著發生變化,只要鹽的攝取量有少就會有效果。
那麼減鹽的效果是否真的可以「媲美血壓藥」呢?對此,洪暐傑醫師指出,平常吃一種有效降血壓的藥物,大概可以讓收縮壓下降10mmHg,而如果是減鹽的話,效果也幾乎可以落在6到8之間,貼近吃一顆血壓藥的效果,所以大家真的不要小看血壓差了1、2、3,長期下來對於心血管、腦血管都影響重大。
為何麵裡要添加鹽?
為何多數麵體都含有大量鹽分?張益堯營養師也在節目中分享,麵的確是「高鹽值殺手」,在麵的製作過程中就會加入鹽,一方面為了好吃,二方面也有保鮮、防腐的效果。
此外,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安義也曾受訪表示,製作麵條的基本材料包括麵粉和水,此外還會添加鹽或鹼。常見的配方中也可能包含磷酸鹽類、膠類、雞蛋或修飾澱粉等成分。
其中,白麵通常會添加鹽,葉安義解釋,加入鹽可以促進麵筋的形成,增強麵團的彈性與韌性,不僅降低麵條斷裂的機率,還具有延緩酸敗的功能。然而,若鹽的添加量接近或超過3%,反而會破壞麵筋的形成,並使麵條嘗起來過於鹹,因此鹽的添加量通常控制在1~3%之間。
以下為常見麵類每100公克的鈉含量:
麵條鈉含量排序
麵條種類 | 每100克鈉含量(mg) |
---|---|
雞絲麵 | 2450 |
泡麵 | 1101 |
白麵 | 898 |
刀削麵 | 776 |
壽麵線 | 768 |
紅麵線 | 752 |
油麵 | 712 |
意麵 | 572 |
拉麵 | 429 |
義大利麵 | 5 |
營養師張益堯提到,一把壽麵線即含有768毫克的鈉,而一天所攝取的鈉上限為2400毫克,甚至如果已經有高血壓的風險,建議攝取量在2000毫克以內。而看起來很乾淨的白麵,每100公克所含的鈉含量竟然高達898毫克,可能是因為看起來沒那麼好吃,所以增加鹽以增添其風味。
此外,泡麵則是每100公克含有1101毫克的鈉,還有拉麵,鈉含量是出名的高。不過,不是所有的麵都有很高的鈉含量,像是義大利麵,每100公克就僅含有5毫克的鈉。
譚敦慈「10秒洗麵法」迅速降低一半以上的鈉
譚敦慈提到,泡泡麵時可以先將麵體先用熱水先泡一下,在麵快散開的時候趕快撈起來,然後換水。營養師張益堯提到,不一定是泡麵可以用洗麵法,比照泡麵做法,第一次煮麵的那鍋湯就不要用,另外也可以再把麵體過冷水,讓麵體更Q彈之外,二方面又可以再濾掉一些鈉含量。
【吃麵減鈉5原則】
1.選對麵條
2.吃乾不吃湯
3.調整進食順序(蔬菜、清湯、蛋白質、麵)
4.每週吃麵<4次
5.搭配蔬菜
參考資料: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