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C
Taipei
星期日, 30 3 月, 2025
首頁人體地圖耳鼻喉頭頸部降噪耳機恐致「聽覺處理障礙...

降噪耳機恐致「聽覺處理障礙」讓大腦聽不懂人話!專家5招預防大腦失靈

降噪耳機 是許多人生活中的必備用品,無論是在街上行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在工作時,總能看到許多人戴著耳機聽音樂或追劇。然而,英國專家警告,降噪耳機可能會影響大腦的聽覺處理功能,甚至可能導致聽覺處理障礙(APD)。醫師提供了5項耳機的使用守則,以減少耳機對聽覺的影響。

降噪耳機用過頭?專家警告:損聽覺處理能力

英國媒體《BBC》報導,一名25歲的女性每天習慣使用降噪耳機超過5小時。她發現自從上大學以來,上課時老師的講話常常難以聽懂,而在餐廳用餐時也因為受不了「過大的噪音」而急忙離開。工作後,她經常被主管認為心不在焉,甚至有些愚笨。

「即使我能聽到噪音,我也無法辨認噪音的來源。或者我知道有人在說話,但卻無法迅速辨識出來。」這名女子描述道,當時她對於聲音和噪音的辨識能力已經減弱到如此地步。

- 廣告 -

她在就醫檢查後,被診斷出患有聽覺處理障礙(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APD),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通常聽力正常,但大腦無法有效處理或理解所聽到的聲音及口語。雖然其主因尚不明確,但這名女性的醫師推測,這很可能與過度使用降噪耳機有關。

倫敦帝國學院國民保健署(NHS)成人聽力學臨床主任Renee Almeida表示,研究團隊發現,患有聽力問題的年輕人數量持續增加。儘管他們的聽力正常,但「處理聲音」的能力卻受到影響,出現異常情況。

降噪耳機使用讓大腦忘記主動過濾噪音

Renee表示,降噪耳機確實有其好處,特別是對於長期耳朵健康而言。降噪功能能有效防止高頻及強烈噪音對耳朵造成損傷,即使在聽音樂時,也能降低聽力受損的風險。

對此,英國聽力學會副會長Claire Benton表示,長期使用降噪耳機來隔絕如汽車喇叭聲等日常噪音,可能會使大腦「忘記如何過濾噪音」。她指出,降噪耳機創造了一個讓人僅能聽到自己想聽的內容的虛假環境,因此大腦不需要主動適應周圍的噪音。

Claire指出,我們大腦中那些更複雜的聽覺處理能力必須等到青少年後期才能完全發展。因此,當我們在十幾歲時就開始習慣佩戴降噪耳機,並且長期處於這樣的虛擬環境中,處理聲音、語言及噪音的能力可能會因此延緩發展。

中國醫藥大學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表示,大腦具備降噪的功能,而聽覺注意力的轉移則依賴於大腦的運作。耳朵負責收集所有可聽見的聲音。當聲音透過聽覺神經傳送至大腦後,大腦會選擇優先解讀哪個聲音並傳遞訊號。聽覺處理障礙的患者正是在這一機制上出現了失靈。

當患者身處於安靜且只有單一聲音來源的環境時,通常能夠清楚地聽到並辨識聲音的來源。然而,當患者處於同時有多個聲音來源的環境中,所有聽到的聲音會混合成噪音,導致他們無法分辨或選擇應該優先解讀的聲音。

降噪耳機如何過濾噪音?長時間配戴會有什麼影響?

陳冠華醫師指出,降噪耳機能自動過濾環境及背景噪音,並放大播放的音樂和聲音,等同於取代了大腦的降噪功能。然而,長時間使用這類耳機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大腦在過濾和選擇聽取聲音的能力上出現弱化。若希望恢復大腦對聲音的處理機制,則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達成。

許多人認為降噪功能應該能夠過濾噪音,理應能保護耳朵。對此,振興醫院耳鼻喉科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降噪功能的設計初衷並非為了保護耳朵,而是為了提供音樂愛好者更佳的聽音樂體驗。然而,長時間使用仍然存在聽力損傷的風險。

力博宏主任指出,一般環境音量已達到50至60分貝,若使用一般耳機,聲音音量至少需要調高至80至90分貝,長期使用將必然影響聽力功能。而主動降噪耳機在佩戴時會自動降低外界噪音,從而提升耳機的聆聽效果,音量也不需要調得太高。然而,由於降噪耳機的聆聽效果良好,反而可能因此增加佩戴耳機的時間

醫師5招耳機使用守則,避免耳朵、大腦受損

耳機可說是現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降噪耳機所帶來的純淨聽覺效果更是讓人難以抗拒。在享受音樂的愉悅之餘,我們該如何保護耳朵的聽力,避免影響大腦對聲音的處理功能呢?

  • 開啟「通透模式」:聽力學家Angela Alexander博士建議,應減少使用降噪耳機的時間,並開啟耳機的「通透模式」,讓周遭環境的聲音進入。同時,選擇不會完全阻隔外界聲音的耳機款式。
  • 降噪功能使用時機:陳冠華醫師表示,當您搭乘公車、捷運或身處較吵雜的環境時,可以使用降噪功能。然而,當回到較為安靜的環境時,應該停止使用降噪功能,以預防大腦的降噪能力變得鈍化。
  • 使用「耳罩式」耳機:力博宏醫師表示,耳塞式耳機容易將聲音封閉在耳道內,可能會造成傷害。因此,若民眾必須使用耳機聽音樂,建議選擇「耳罩式」耳機,以更好地保護耳朵。
  • 使用「耳塞式」耳機時可邊咀嚼:力博宏醫師建議,使用耳塞式耳機時,可以同時進行咀嚼動作,例如吃口香糖等。透過咀嚼的動作,可以促進耳道的活動,讓聲音的能量更有效地從空氣中釋放出去,從而減少對耳朵的傷害。
  • 60/60法則:台安醫院耳鼻喉科的張皓鈞醫師建議,使用耳機時應將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且每次使用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

【看更多:感冒為何要多喝水?醫揭4作用抗病毒!1 症狀判斷喝溫水或冷水】


參考資料: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

加入好友
追蹤ig
- 廣告 -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Captcha verification failed!
CAPTCHA user score failed. Please contact us!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