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C
Taipei
星期三, 2 4 月, 2025
首頁器官系統內分泌研究:脂肪細胞有記性!胖過...

研究:脂肪細胞有記性!胖過後細胞代謝會改變,長期維持健康體重有望「抹去」記憶

想要減重卻總是減了又胖,胖了又減?這種「溜溜球效應」讓許多減重族在減肥過程中非常氣餒,近期發現,這種復胖現象除了與飲食、作息不調有關之外,也有可能是「脂肪細胞記憶」在搞鬼!研究發現,脂肪組織會「記得」過去的肥胖狀態,阻礙個體降低體重。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一項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教授范麥安(Ferdinand von Meyenn)所領導的研究指出,脂肪細胞具有一種生物記憶,會影響減重後的體重維持能力。研究團隊分析了肥胖受試者在減重手術前後的脂肪組織,並與未曾患肥胖的健康人士進行對照,發現脂肪細胞對過去肥胖狀態「記憶猶新」。

研究顯示,肥胖會改變脂肪細胞對食物的反應方式,這種影響可能持續數年之久。在減重後,這些細胞吸收營養的速度仍然很快,且生長更迅速,進一步阻礙體重的長期管理。

- 廣告 -

此研究的第一作者辛特(Laura Hinte)表示,從演化角度來看,脂肪細胞的記憶性是有道理的。由於人類在歷史上經常面臨糧食短缺,身體逐漸適應以保留體重,減少能量流失,這使得現代人更容易重新變胖。此外,研究團隊發現這種記憶可能不僅存在於脂肪細胞,還可能涉及影響食量和能量消耗的腦細胞。

家醫科診所醫師林承興受訪指出,減重過程中有所謂的「溜溜球效應」,發現脂肪細胞甚至是腦細胞都有一個生物記憶,意思是它們會抵抗外來的壓力,當外來壓力解除時,會盡量保持原來的樣態,縱使減重後沒有繼續做飲食控制或進行運動,很可能又會走向復胖。

林承興醫師表示,脂肪細胞的數量恆定,如果小時候因為飲食關係導致脂肪細胞太多,到成人階段如果保持相同飲食習慣,脂肪細胞恐怕會更多,或是體積會慢慢長大。當脂肪細胞慢慢長大,外表就會呈現肥胖狀態。

研究進一步在權威期刊《自然》(Nature)中發表了老鼠實驗的結果,指出曾經肥胖的老鼠在高脂飲食下,比其他老鼠更快變胖。這說明曾經的肥胖經歷可能改變新陳代謝,使其更傾向於儲存能量,增加再度肥胖的風險。

儘管脂肪細胞記憶讓減重後維持體重變得困難,但研究也帶來了希望。辛特(Laura Hinte)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記憶可能會逐漸消失。如果能夠長期維持健康體重,脂肪細胞的「記憶」或許會被「抹去」,讓體重管理變得更容易。

這項研究強調,減重不僅需要持續努力,還需對抗身體的生物學傾向。未來相關研究或許能為改善體重管理計畫提供新方法,幫助更多人擺脫「溜溜球效應」的困擾。


參考資料:

- 廣告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