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C
Taipei
星期六, 21 12 月, 2024
首頁中醫中藥針灸調節神經系統 的中西醫...

針灸調節神經系統 的中西醫學研究

針灸是一種治療技術,是中醫的一部分,早在《黃帝內經》《靈樞》中,就提出了系統性的經絡與針灸理論,是後世針灸發展的基石。而到了中西醫學頻繁交流的今天,有不少學者使用科學實驗的方法,研究中醫的針灸對疾病的機轉,向大眾揭開其中的妙意。

|針灸的臨床療效

中國醫藥大學的中醫學院國際針灸碩士學位學程的陳易宏教授表示,針灸對各種自主神經相關疾病具有臨床療效,例如:心血管疾病,癲癇症,焦慮和神經症,晝夜節律紊亂,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和亞生育力。越來越多的研究也指出,針灸可以控制自主神經系統(ANS)的功能,包括血壓,瞳孔大小,皮膚導電,皮膚溫度,肌肉交感神經活動,心率和/或脈搏率以及心率變異性

|針灸對神經系統療效的研究起始點

在1990年代後期,研究人員開始專注於正常和痛覺過敏動物模型之間低頻電針(EA)的不同鎮痛作用。這些研究的公開數據表明正常動物和痛覺過敏動物對低頻電針的反應不同。

- 廣告 -

陳易宏教授說,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針灸治療不僅可以活化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活動不平衡引起的不同疾病中的不同大腦區域,而且可以調節相關腦區域的適應性神經遞質,從而減輕自主神經反應。大多數專家都同意以下觀點:在正常動物模型中,低頻電針會刺激β-內啡肽,腦啡肽和內啡肽的釋放,進而活化兩種類阿片受體,而高頻電針會刺激強啡肽活化κ阿片受體。

|針灸和自主神經系統的關係!

最近,科學界興起的研究針灸與自主神經系統(ANS)的關係,而透過觀察實驗自主神經系統的過度反應,可能解開針灸引起的抗痛覺過敏的關鍵,這種過度反應將會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不僅可以闡明針灸的機轉和理論,而且可以解釋其他發炎反應的狀況。

陳易宏教授表示,在針灸大老鼠的足三里(St 36)和三陰交(Sp 6)的等效穴位後,可以觀察到μ阿片受體的拮抗劑會減弱大鼠,以及健康人類的針灸鎮痛作用。換句話說,針灸能夠通過非阿片類藥物的依賴性機制,抑制周圍發炎反應和相關的中樞神經元活性

- 廣告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