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C
Taipei
星期六, 21 12 月, 2024
首頁新聞專題中風後5年內復發率達7成!...

中風後5年內復發率達7成!科技復健助中風部位恢復功能!

據統計台灣的中風患者約有15~20萬名,以每年3萬名逐年增長,並且5年內再度中風的機會高達7成左右,後遺症將更嚴重!近來有科技復健的AI機器人問世輔助患者,幫助中風病患提升生活品質。

中風後遺症嚴重 借機器手臂恢復功能!

52歲簡女士,也是屬於前述中風病患的一員。她因中風造成身體半邊癱瘓,左手的機能幾乎完全喪失,並且有肩膀抬不高、手指頭無法完全打開的後遺症。生活許多瑣事,只能靠僅存的右手,甚或只能找他人協助,讓她一度對生活喪失信心。

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能靠右手操作或需要別人幫忙,左手幾乎沒有功能,需要長期復健,讓她一度相當沮喪。一個月後聽說有新的復健方法,可以用科技復健,也就是利用機器來恢復失能器官的原有正常機能。

- 廣告 -

靠著機器手的幫助,簡女士能夠開始自己用左手抓放物品,這是平常比較難做到的動作。而在每天一次的療程搭配職能治療持續一個月後,簡女士自覺左手進步很多,肩膀力氣變得比較大也比較能抬高,手指頭可以完全打開而且比較靈活,甚至可以獨立使用左手拿放東西,不再那麼費力。雖然目前還是感覺有點緊緊的,不像右手靈活,但是生活中她想做的事情都有辦法做到了,已經讓她很開心。

機器手的復健訓練 幫助中風部位恢復功能!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部裴育晟部長表示,手部的神經骨骼肌肉相當精巧,因此可以做出各種複雜動作,而一旦中風後,手功能的恢復也會特別緩慢,是很多病友心中的痛,也是高齡化國家的重要議題。

機器手的復健訓練,需要利用大腦的可塑性,喚起被抑制的大腦神經網路,而使用機器手與物品的真實互動,能讓復健有溫度,引發腦神經的活化。根據張韡瀚醫師與職能治療團隊的研究,經醫師及治療師評估而適用於機器手訓練的病人,雖然原本無抓握物理能力,但是在機器手協助下,都能做出抓握物品的動作,讓病人覺得自己更能控制自己的手指,而且手指不再感到那麼緊繃。

因此,長庚研究團隊開發鏡像手復健機器人,除了幫助中風病人復健外,還可以協助脊椎損傷、脊髓炎等神經疾病所造成的手功能受損。裴育晟主任說,為進一步制訂出更有效的訓練方案,長庚醫院也展開隨機對照試驗,期盼未來能為病人發展出更有效的療法。

【延伸閱讀:天冷5症狀恐中風前兆!4步驟保命,醫推吃1「天然抗血栓」食物預防】

- 廣告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