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過去被視為老年人的專利,但隨著現代人對手機的依賴,眼睛的老化速度加快,白內障的發病年齡逐漸下降。眼科醫師指出,除了年齡因素,高度近視的患者罹患白內障的風險竟然高達40倍!如果平時發現視力突然出現8種變化,這可能是白內障的警訊,建議立即就醫進行檢查,以確保安全。預防勝於治療,醫師也提供6招平時就能做到的護眼秘訣。
白內障還是近視?一動作檢查
台灣預計在明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而白內障是許多中高齡族群常見的眼疾。然而,視力變差或模糊究竟是由於近視、老花眼,還是白內障所引起?澄清眼科總院長吳孟憲醫師指出,白內障的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和畏光等,但這些症狀也可能與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或青光眼等其他眼疾有關。
醫師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測試,幫助我們初步判斷是否可能患有白內障。首先,請將右眼遮住,然後用左眼觀察周圍的景象。接著,換成遮住左眼,使用右眼觀察。如果你發現兩隻眼睛所見的景象存在差異或模糊不清,這可能表示眼睛存在問題。
除了簡易測試外,醫師還提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警訊,值得特別留意,以確定自己是否有白內障的徵兆。
8種視力變化可能是白內障警訊
- 色彩敏銳度降低:由於白內障的影響,水晶體變得混濁,導致對色差的敏感度下降,所見的景象也變得不那麼鮮豔。
- 近視急劇增加:白內障會改變光線進入眼球的折射,這種情況常見於40-50歲的年輕族群。隨著白內障的加重,眼睛的度數會顯著上升。
- 光暈:在晚上時,此症狀會更加明顯,可能會出現光暈或光圈的現象。
- 複視:由於眼睛的介質發生變化,導致折射率改變。在觀察物體時,會出現多個影像,舉例來說,當觀看紅綠燈時,可能會看到兩個紅綠燈的影像。
- 畏光:如果白內障位於眼睛的正中央,當身處較亮的環境時,瞳孔會隨之縮小,這樣白內障就會遮擋視線,因此在明亮的地方反而會看得不清楚。
- 老花眼突然改善:在醫學上稱為二次回春,因為近視加深而矯正了老花眼。然而,近視加深也是白內障形成的原因之一。
- 經常跌倒:因為視線模糊,容易造成摔倒的情況。
- 眼鏡度數常常不足,需要更換鏡片:如果在短時間內近視度數有所增加,則需要頻繁更換眼鏡鏡片。
高度近視注意!白內障風險高40倍
醫師提醒,若眼睛出現任何劇烈變化,應立即提高警覺。白內障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年輕人同樣有可能罹患此病。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是年齡增長所導致的老化,但第二大高風險族群則是高度近視患者。高度近視者罹患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正常視力者的40倍。醫師指出,近幾年來,40至50歲的白內障手術患者數量較過去增加了4至5倍。
「高度近視會使白內障的發生時間提前。」醫師指出,台灣是「近視王國」,許多人自小便開始近視,因此更應該重視近視的控制。高度近視患者未來罹患白內障、是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等疾病的風險,都是普通人群的幾十倍。
醫師6招保養眼睛拒絕退化
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是眼睛作為靈魂之窗,一旦出現病變,恢復到原本的健康狀態將變得相當困難。為了預防眼睛的病變,醫師提出了幾項可行的保養建議,以幫助預防和延緩白內障的發生:
- 增加抗氧化食物的攝取:例如菠菜、深綠色蔬菜和魚類。
- 適量補充維生素:平時可以攝取維生素C、E,還有葉黃素和蝦紅素等。
- 就醫使用眼藥水:若為白內障的早期階段,可以使用一些眼部藥劑,以控制白內障惡化的速度,盡量延後手術的時間。
- 高度近視者應定期檢查:高度近視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之一,建議40歲以上且近視度數超過500度的人每年進行一次眼睛健康檢查。
- 謹慎使用類固醇藥物:某些類固醇藥物可能會加速白內障的發展,因此應根據醫生的指示謹慎使用。
- 防曬: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會加速白內障的形成。
白內障要等到熟了才能開刀?
我們常聽到長輩提到,雖然已經檢查出白內障,但他們會選擇再等幾年,等到白內障「成熟」後再進行手術。吳孟憲醫師指出,過去傳統的白內障手術需要開一個約1.5至2公分的大傷口,因為要將較硬的水晶體擠出來,這樣的手術不僅縫合時間較長,恢復期也相對較久,術後眼睛的散光情況也較為嚴重。因此,大多數人都會等到水晶體變得非常熟且硬後才考慮手術。
然而,現今的技術使得手術傷口僅有0.2公分,幾乎只有以往的十分之一,且安全性大幅提升。復速度很快。醫師提醒,若白內障過於成熟,除了可能引發其他眼部疾病外,還可能因為新型手術無法進行而不得不回歸較舊的手術方式。 關於白內障何時需要進行手術,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和加拿大的標準,若視力以1.0為滿分10分,當視力下降至0.5時,就可以考慮進行手術。然而,這也需根據白內障的位置以及個人的需求來決定。因此,若有相關需求,最好與主治醫師進行詳細討論。
【延伸閱讀:別急吃止痛藥!5類飲食加劇疼痛!藥師推5種營養素緩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