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有480萬至127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這些海洋垃圾究竟漂向何方?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利用大數據運算分析25年(1993-2017)來全球七大洋區的垃圾分布,發現風阻效應與海流都會影響海洋垃圾分布,從亞熱帶逐漸轉移至熱帶和極區,尤以太平洋區最為嚴重;同時超過50%的垃圾持續在海上漂流,影響海洋生態甚鉅。研究成果已於今(2020)年10月6日發表在《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海洋垃圾堆積新熱點:熱帶與極區
進行海洋物理分析的辛宜佳副研究員說明,風阻效應是將海洋垃圾推送到岸上和沿岸的重要因素。在大洋區域被丟棄的海洋垃圾中,比重較海水小的中、高風阻海漂物如保麗龍、寶特瓶等,容易隨風漂移,主要累積在北緯10度和南緯10度的熱帶海域以及南緯60度的極區海域;比重較海水大的零至低風阻垃圾,主要累積在北緯20-30度和南緯20-50度的副熱帶海域。然而沿岸垃圾卻不易受風阻效應影響,無論風阻大小皆均勻的分布於全球海域,再次顯示海洋垃圾的全球性威脅。
研究團隊表示,依據模型模擬結果,海洋垃圾分布已從亞熱帶轉移到熱帶和高緯度地區,並且將從太平洋東岸轉而累積至太平洋西岸,臺灣與亞洲區域可能面臨巨大的海洋垃圾危害。另外,像塑膠垃圾因為比重比海水小,可被運送得非常遙遠,容易被帶往極地,南、北冰洋可能是另一個海洋垃圾堆積熱點。
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與漁業作業區域也面臨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龐大的海洋垃圾累積將讓生物多樣性熱點遭受最大衝擊。柯佳吟副教授指出,頻繁的漁業作業區域、具有較高海洋初級生產力區域都與海洋垃圾分布熱點重疊,若垃圾只增不減,整體海洋生態系與人類經濟活動都會受到影響。
長年關注海洋生態問題的鄭明修表示,相較於過去追蹤海洋垃圾從何而來,本研究以全球尺度同時考慮不同來源的海洋垃圾積累,盼提供未來定量估算垃圾及清除契機。他也感嘆,海納百川,水源孕育地球上豐沛的生命,但卻概括承受來自陸上或海上的污染源,呼籲民眾「從源頭減量」,透過淨灘及日常的減塑行動,才是解決海洋垃圾的根本之道。
海洋垃圾與人類健康!
而聯合國之前也發布過新聞指出,海洋垃圾的的80%為每年超過800萬噸塑料。這不僅威脅海洋野生動植物的生存,若照這個態勢一值持續下去的話,估計到2050年時,海洋中塑料總重量將超過魚類總和,全球99%的海鳥都會誤食塑料製品。而這也會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活品質。因為海洋污染中的塑料和重金屬進入自然環境的話,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多次富集,最終進入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體內,危害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