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偶爾出現皮膚搔癢的情況可能並不罕見,尤其是在悶熱的夏季;但若搔癢感久久不退,就要警惕是否是其他器官出問題!一名40多歲的女子半年前開始感到手掌經常搔癢,起初以為只是對清潔劑過敏,並沒有多加留意,後來竟被醫師通知再不治療可能會肝硬化!
皮膚搔癢可能是內臟代謝出問題警訊
肝膽腸胃科錢政弘醫師在健康節目《健康晚點名》中分享了這個病例,說明該名女子起初出現手掌搔癢的情況,但並沒有冒疹子,懷疑是接觸清潔劑過敏,因此前往皮膚科就診。皮膚科醫師認為應是接觸性濕疹,並建議她更換清潔劑或佩戴手套,但症狀卻並未改善。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子雖已聽從醫師的指示,搔癢的範圍逐漸擴展至腳底和四肢,發現癢的感覺似乎來自內部而非皮膚表層。後來尋求中醫調理,中醫師認為應是肝臟出問題,除了開藥之外,也建議病患到腸胃科做檢查,最終透過抽血和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膽道性硬化症」。
錢政弘醫師解釋,原發性膽道性硬化症是一種膽道病變的疾病,原因是肝臟中的膽管發生硬化,讓膽汁代謝出問題,進而讓肝臟慢慢硬化;而由於膽管出現硬化,一些原本由膽管排出的膽鹽和有毒物質,就會沉積在皮膚中而引發搔癢的症狀。這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疾病,若不及早治療,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出現不可逆的黃疸。
40-60歲中年婦女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高危險群
所幸女子在服用利膽藥物後,膽汁和膽酸的排泄功能有所改善,搔癢症狀也得到了緩解。錢政弘醫師強調,40歲是原發性膽道性硬化症的好發年齡層,一旦確診這種疾病,就應盡早進行治療,避免病情惡化至肝硬化或不可逆的黃疸。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持續性不明原因的搔癢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中港澄清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曾撰文指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好發在40-60歲的中年婦女,尤其在北歐地區有特別高的罹患率;目前認為原因是抗粒線體抗體破壞肝內膽管,導致肝纖維化與肝硬化,而且此病發展緩慢。早期的症狀容易被忽略,有些患者可能出現皮膚搔癢、鞏膜顏色變黃;隨著病程發展,可能會出現肝脾腫大、腹痛、倦怠等狀況。
皮膚的變化往往是身體健康的信號之一,不應被忽視。原發性膽道性硬化症雖然罕見,但如果能夠及時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防止病情惡化。專家呼籲民眾對持續性皮膚搔癢保持警覺,及時尋求醫療專業的幫助,保障自己的健康。
參考資料:
40歲女手腳冒1症狀!檢查驚「肝硬化」 醫示警:再拖就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