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的黑狗如影隨形,卻是他的困擾。這隻黑狗不是他的寵物,那是憂鬱症。憂鬱症已是全球面臨的嚴峻挑戰,尤其於較為先進的國家,生活及工作的壓力大,更增加了引發憂鬱症的可能性。
據衛福部統計,國內憂鬱症盛行率約占總人口8.9%,即約有200萬人符合醫師診斷的憂鬱症狀,推估其中還有125萬人屬於可能有自傷傾向的重度憂鬱症患者。
台灣只有20%患者當年尋求協助
在台灣憂鬱症流行病學調查中顯示,台灣憂鬱症患者求助比例只有20%,而平均失能天數高達74.9天,約兩個半月左右。這樣數據表示,台灣的憂鬱症患者可能因為無法接受自身罹患憂鬱症的事實,不想面對和治療憂鬱症以及無法得知合適的就醫管道等因素,造成尋求支持或就醫的情況並不普遍。
但未就醫的後果,卻可能造成憂鬱症狀更加嚴重,甚至是增加自殺風險,因此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廖士程醫師呼籲:「大眾應建立憂鬱症正確認知及並鼓勵患者不要畏懼就醫,患者就醫後應持續治療,不要中斷就醫。」
亞洲國家憂鬱症盛行率低 卻自殺率高?
廖士程醫師指出,憂鬱症亞洲國家及地區(台灣、南韓、日本、上海、北京)與歐美國家相較盛行率相對較低,終生盛行率歐美可達10%至15%、亞洲約2%至5%。但在自殺死亡率中,亞洲國家卻高於多數歐美國家,顯示出亞洲國家對於憂鬱症尋求協助的比例仍遠低於西方國家,英國憂鬱症領域權威學者Prof. David Nutt也說:「亞洲國家治療比例較低,可能與亞洲人的文化有關。」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透過LINE@分享正確知識
近年來,隨著網路資訊取得更加便利,對憂鬱症的討論及資訊也逐漸多元,但其內容仍部分不全然正確,因此,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透過大眾的溝通媒介LINE@,分享長期支持及關注的憂鬱症議題以及正確的憂鬱症知識,也鼓勵患者自我覺察、及早就醫並持續治療,透過妥適的治療,不再為憂鬱症所困擾!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是罹患憂鬱症的名人之一,他以黑狗(blackdog)稱呼著憂鬱症,並曾說過:「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醫學的進步及發展,疾病已可受到良好的控制,但患者仍會因許多因素如,疾病的汙名化、衛教知識缺乏、藥物副作用等,仍然造成自我覺察及持續治療的比例不高,透過對疾病正確的認知及群體的支持,幫助患者得以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