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C
Taipei
星期六, 21 12 月, 2024
首頁中醫中藥中醫藥養生二十四節氣: 處暑 處暑時...

二十四節氣: 處暑 處暑時節的養生筆記!

8月23日05:34進入「 處暑 」節氣,元代傑出理學家吳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而「 處暑 」兩字也是諧音「出暑」。這意味著暑氣不再逼人,漫長的炎夏結束,秋意漸濃的意思,而此時在保健與養生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  處暑 節氣解析

每年當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日曆為8月23日的前後,就進入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也就是秋天的第2個節氣- 處暑 。而處暑一候鷹乃祭鳥,是說到了處暑時節老鷹開始出來捕獵鳥類,並把獵物像祭品般陳列後再食用;處暑二候天地始肅,天地始肅四字出自《呂氏春秋》「天地始肅不可以贏。」是指秋天開始有一種肅殺的氛圍,天地萬物開始收斂、凋零;而處暑三候禾乃登,則是說稻米、麥黍等農作物都到了秋收的季節。

處暑時節氣候乾燥 秋燥當令
處暑時節氣候乾燥 秋燥當令

▐  秋季燥氣當令 宜補充津液

入秋時節屬肺金當令,在中醫理論中,肺金太旺則克肝木,也就是說在處暑時節,由於氣候乾燥,很多人會感到咽喉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或是早晨起床的時候有口乾舌燥的狀況,這些都是屬於「秋燥」的症狀,而預防秋燥的方法就是需要多補充水分。有些人會疑惑,夏天因爲排汗和天氣熱,所以要多補充水份,那預防秋燥所要補充的水分和夏天又有什麼不同呢?

的確夏天是因缺水而要補水,是很直觀的想法;但秋天則是因為要「防燥」,所以補水的方式也和夏天有所不同,例如:中醫建議在晚間喝點能祛燥潤肺的蜂蜜水,來避免早晨口乾舌燥的狀況,或是喝些枸杞桂圓紅棗湯來避免秋燥。

- 廣告 -
避免秋燥 可食用枸杞桂圓紅棗湯
避免秋燥 可食用枸杞桂圓紅棗湯

▐  宜固護肺陰 滋陰潤肺

除了補水以外,中醫理論指出,處暑飲食強調滋陰潤肺與固護肺陰;所以在古醫典《金匱要略》指出「秋不食肺」,而《飲膳正要》提到「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是指可以在秋季吃芝麻、蜂蜜、枇杷、鳳梨、糯米、粳米、牛奶這些柔潤食物,益胃生津。此外,若要固護肺陰,又肺陰忌辛辣,所以要少吃容易上火的熱性食物,例如:辣椒、生薑、蔥、酒等物,可以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和酸味食物或梨子,能夠幫助消痰止咳、潤肺收斂

處暑氣候陰晴、冷熱不定,可以穿著防曬、保暖的輕薄外套,避免著涼。
處暑氣候陰晴、冷熱不定,可以穿著防曬、保暖的輕薄外套,避免著涼。

▐  處暑冷熱不定 預防著涼

時至處暑,雖然暑氣已止但氣候仍然是變化多端,以台灣的天氣來說,常常是中午前豔陽高照的高溫氣候,但過了中午後可能就有午後雷陣雨,溫度就會漸漸轉涼,也因為陰晴、冷熱不定的氣候,讓人容易感冒,所以建議穿著以透氣排汗的衣服,再搭可以防曬、保暖的輕薄外套,維持體表溫度的恆定。此外,也要切忌不要吃太多冷涼食物和性屬陰寒的瓜果,以防「秋瓜壞肚」損傷脾胃,引起腹瀉和腸胃型感冒,多吃一些溫熱食物及溫補藥膳,對身體很有好處


延伸閱讀
二十四節氣: 立秋 立秋時節的養生筆記! 

- 廣告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