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C
Taipei
星期三, 16 4 月, 2025
首頁器官系統內分泌堅果吃錯讓身體「著火」!醫...

堅果吃錯讓身體「著火」!醫點名6堅果恐引發炎, 推2堅果是抗發炎高手

堅果是現代人熟知的優質油脂來源,許多人在嘴饞時會選擇堅果作為零食,認為這樣不僅健康,還能補充多種營養。然而,醫師提醒,有幾種常見的堅果如果食用過量,可能不僅無法吸收營養,反而會促使身體發炎,猶如「著火」一般!醫師點出6個可能吃過量會導致身體發炎的堅果,並推薦3個健康以及2個幫忙身體滅火、抗發炎的堅果!

堅果吃錯反發炎!醫師點名6種NG堅果

堅果不一定絕對健康?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指出,有些堅果若攝取過量,可能會導致身體發炎。例如,杏仁的Omega-6Omega-3比例高達2010:1,幾乎不含Omega-3,過量食用可能會引發身體發炎。而中醫師也常提到,堅果屬於燥熱性質,若食用過多容易引起火氣大、口腔潰瘍,這正是指過量食用堅果可能造成的身體發炎問題。

Omega是什麼?

Omega脂肪酸是一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而言是必需的脂肪酸。啟新診所的衛教資訊指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Omega脂肪酸,必須透過飲食攝取。目前最受關注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Omega-3、Omega-6和Omega-9。瀚仕診所院長林曉凌醫師強調,Omega-6與Omega-3的攝取平衡與發炎反應密切相關。Omega-6攝取過多可能導致前列腺素2生成,進而引發發炎。

- 廣告 -

Omega6、Omega3建議比例

蕭捷健醫師表示,Omega-3就如同身體中的滅火英雄,能夠幫助調節身體的發炎反應。深海魚和海藻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Omega-3。建議攝取Omega-6與Omega-3的黃金比例為4:1,但現代人多數以外食為主,實際攝取的比例卻往往高達16:1,甚至32:1。蕭捷健列出6種吃多了容易使身體發炎的堅果:

6種讓身體發炎的堅果

                         堅果種類Omega-6:Omega-3比例
杏仁2010:1
腰果125:1
南瓜籽114:1
胡桃90:1
開心果52:1
芝麻57:1
6種讓身體發炎的堅果

蕭捷健醫師表示,堅果除了含有豐富的健康油脂,還富含纖維、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這些都是身體所需的重要成分。選擇合適的堅果,就如同選擇合適的朋友。醫師列舉了3種他認為健康且可靠的堅果,以及2種具有抗發炎功效的堅果:

醫師推3健康堅果+2抗發炎神堅果

                         堅果種類Omega-6:Omega-3比例
夏威夷果6:1
核桃4:1
扁豆4:1
亞麻籽(抗發炎)1:4
奇亞籽(抗發炎)1:3
醫師推薦3種健康堅果,以及2種幫助抗發炎堅果

堅果建議攝取量要吃多少?3守則安心補充好油脂

國民健康署建議,每天攝取1湯匙或每餐1茶匙的堅果和種子,即可達到營養建議量。此外,選擇「原味」並「適量」攝取,並運用「搭配」等三種方法,既能兼顧營養,又能安心享用!

  • 選擇「原味」:在購買堅果時,應注意食品標示,選擇原味或直接購買生堅果及種子類自行烘烤,才能保留完整的營養,並減少熱量、添加糖或鹽的攝取。
  • 「適量」攝取:堅果和種子類的油脂含量較高,若作為零食食用,容易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熱量,進而導致肥胖。建議每日的適宜攝取量約為5顆腰果、5顆杏仁或10顆花生。
  • 巧妙「搭配」:較硬的堅果可以敲碎或打成粉,或選擇質地較軟的芝麻、花生等,與蔬菜、牛奶或優格等一同入菜。不僅能增添菜色的風味,還能有效補充每日所需的「纖維」與「鈣質」等營養素。

這些生活習慣、運動都會引發身體發炎

為什麼要抗發炎?蕭捷健醫師指出,隨著人體的老化,脂肪幹細胞釋放的細胞外囊泡逐漸減少,其中能夠安撫巨噬細胞的關鍵指令miR-45也隨之減少。此時,巨噬細胞可能會受到影響而「亂開火」,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升高,進而引發胰島素阻抗代謝失衡脂肪囤積體重失控等問題。

► 吃錯油免疫系統失靈!研究揭「3種油」降低抗癌力,醫師最堆這2類油

而錯誤的生活習慣會使身體的這場火越燒越旺。除了攝取不當的堅果外,蕭捷健醫師指出,高糖高脂肪的飲食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糖分、飽和脂肪(如豬油、牛油)以及外食中常見的植物油(如大豆油)都容易使免疫細胞誤判情勢,進而助長身體的發炎反應。

此外,過度運動同樣會導致身體發炎,例如馬拉松等極限運動,亦會引起短期的發炎反應。而現代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或壓力過大,則會使巨噬細胞進入「暴走模式」,使身體整天處於備戰狀態。

醫師推2類食物、2有氧運動幫助「滅火」抗發炎

那麼該如何消除炎症?蕭捷健醫師指出,想要抗發炎,首先要選擇合適的食物,像是豐富的Omega-3(例如鮭魚、鯖魚、亞麻籽和奇亞籽)以及抗氧化的多酚(如綠茶、莓果、深色蔬菜和薑黃),這些都是自然的消炎食材。此外,進行快走、游泳或其他有氧運動也不錯,但要注意不要過度運動,以免造成身體自我耗竭。應該讓身體有時間來進行修復,避免過度疲勞。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參考資料:

- 廣告 -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Captcha verification failed!
CAPTCHA user score failed. Please contact us!

熱門新聞